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进程中,一场旨在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产业革命正悄然在中国市场掀起波澜。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从电动化迈向智能化的深刻变革,而2025年被众多车圈大咖共同视为智驾技术的元年。“智能化下半场”的号角已经吹响,高阶智驾成为了各大车企竞相角逐的关键战场,谁能够迅速行动、精准出牌,谁就有可能在这场趋势中脱颖而出。


智驾技术:从豪华专属迈向大众普及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需求显著增长,但市场渗透率仍待提升。高阶智驾功能往往搭载在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型上,价格因素成为了普及的主要障碍。长安汽车最新推出的启源A07车型,以全系标配L2+级智能驾驶系统的市场策略,率先打响了智能驾驶技术“平民化”的第一炮。该车型以15.8万元的起售价格,搭载了天枢智驾系统,成功将高阶智驾功能带入主流消费区间。


2月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指出,新能源汽车只是开端,“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才是未来的真正方向。中国汽车产业已迈入“智能化下半场”,长安汽车主动出击,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顺应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

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这套智能驾驶系统,集成了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6个摄像头组成的多模态感知网络。通过自研的“天枢AI算法”,在硬件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0%的同时,实现了高速公路场景下99.3%的接管成功率。长安汽车研究院负责人透露,这一突破性的成本控制得益于域控制器架构的革新,将传统分布式ECU整合为中央计算单元,使电子电气架构成本下降了40%。

智驾技术路线:全栈自研与生态共建并举

在这场智驾普及战中,头部车企已形成了差异化的技术路线。比亚迪选择全栈自研的“天神之眼”系统,依托垂直整合优势,实现了7万-20万元车型的全覆盖;吉利则构建了102EFlops算力的星睿智算中心,通过AI大模型将意图理解精度提升了35%;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则以供应商身份,为深蓝、广汽等合作伙伴提供全场景的智驾解决方案。


长安汽车则选择了“深度自研+开放合作”的中间路线。其“北斗天枢2.0”战略不仅包含自研的智慧新蓝鲸3.0动力平台,还与地平线、黑芝麻等芯片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种模式既确保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又通过产业链协同将智能驾驶模块的成本压缩至整车BOM成本的8%,较行业平均水平低了5个百分点。

产业变革:智驾汽车技术普惠时代到来

智驾技术的快速普及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价值分布。波士顿咨询研究显示,到2025年,智能驾驶相关软硬件在整车价值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2%提升至28%。长安启源A07搭载的金钟罩电池2.0,通过CTP成组技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200Wh/kg,配合3C超级快充技术,实现了10分钟补能200km的续航提升。这些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智能电动车的价值新体系。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车企的盈利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长安汽车已组建了超过500人的OTA研发团队,启源A07能够通过云端持续升级智驾算法,其订阅服务收入预计在车辆生命周期内可达硬件成本的3倍。这种从“一次性销售”向“持续服务”的转型,正在重构汽车产业的商业逻辑。

智驾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新标杆

随着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新规的实施,智驾能力已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启源A07在C-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评价,其APA自动泊车系统在复杂车位场景下的成功率高达97.6%,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长安汽车每年将营收的6.5%投入研发所积累的技术实力。


面对2025年预计规模达千亿的智能驾驶市场,各大车企正在展开差异化的布局。东风岚图推出了高速领航系统,广汽埃安布局了城市NDA,而长安启源A07则聚焦于用户高频使用的智能巡航和自动泊车场景,通过场景化创新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长安启源A07以破局者的姿态切入市场,其意义远超过单一产品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从“配置竞赛”转向“技术普惠”,从“功能堆砌”转向“体验革新”。在这场智能化浪潮中,那些既能突破技术壁垒,又能重构成本结构的企业,终将在新汽车时代占据领先地位。智驾技术的普及不仅将改变出行方式,更将重塑整个移动出行生态的底层逻辑。

上游新闻 何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