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德新社称,距离德国联邦议院选举还有两周,数十万德国民众当天走上街头,抗议德国极右翼势力的崛起。据警方统计,仅在慕尼黑规模最大的集会上,就约有25万人进行和平示威,他们呼吁德国民主党派不要与德国选择党合作。据《星期日图片报》近期报道,民调机构INSA的调查结果显示,德国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目前的支持率为29%,德国选择党以21%排名第二,社民党则为16%。
德国民众也表达了对极右翼的不满。据美联社9日报道,超20万抗议者8日在慕尼黑举行集会,手持“种族主义和仇恨不是选项之一”等反对德国选择党的标语。该抗议活动得到了慕尼黑电影节、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等组织的支持。同日,汉诺威、罗斯托克等其他德国城市出现了类似抗议活动。舆论压力下,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德国基民盟主席梅尔茨在辩论中再次否认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德国选择党和联盟党之间存在天壤之别,没有相似之处。”
德国(资料图)
示威游行者要求限制德国极右翼政党的权力,反对其他民主党派与选择党合作。而此次大规模游行还只是一部分反对,早在一周前,德国各城市就已经陆续爆发了反极右政党的抗议活动。除了民间力量之外,德国政坛也不待见选择党。比如基民盟总理候选人和选择党刚展开一些合作,立即就遭到诸多政治人物的抨击。就连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都重新出山,批评基民盟和选择党的合作是“错误的”。
德国选择党近年来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些主张和行径,引发了许多民众的反感,“德国选择党除了愚蠢没有选择”这样的标语牌,直白地表达了民众对其的不屑与批判。不仅如此,民众的抗议还延伸到了国际层面,美国特朗普的政策也遭到了德国民众的反对。特朗普执政期间的一些政策,如贸易保护主义、移民政策等,对国际秩序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利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也引起了德国民众的不满和担忧。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资料图)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1月31日报道,德国前总理默克尔1月30日罕见发表声明,对自己曾经领导的基民盟在议会的做法表达关切,批评该党在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支持下通过有关收紧移民政策的决议案是“错误”的。基民盟与其姊妹党基社盟组成的最大反对党党团此前向议会提交决议案,要求政府加强边境管理、强化对非法移民的遣返工作。1月29日,该决议案在执政党反对的同时,凭借德国选择党的支持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
2月5日,在汉堡参加完新书签售会后,默克尔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重申了这一观点。此外,她还呼吁各民主党派寻求对话而非进行激烈的争论。她表示,“必须找到一个日后可以再次达成妥协的局面”。如今,距离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仅有两周时间。根据民调显示,被称作极右翼政党的德国选择党支持率排在第二位,仅在联盟党之后。在不与之组阁的前提下,其他党派若依然纷争不断,德国就难以在交通灯联盟破裂后组成新的执政联盟。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资料图)
这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不仅局限于首都,汉堡、莱比锡、科隆等城市也都有类似的场景上演。在这场政治风暴的中心,站着几位关键人物,社民党的朔尔茨看起来信心十足。他不仅拿下了党内提名,还抓住机会对其他政治对手进行了猛烈抨击。特别是对默茨,朔尔茨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另一边,德国选择党的魏德尔也不甘示弱。尽管她在1月11日才刚刚获得党内提名,就立即遭到了强烈反对。
德国民众2日在柏林集结,抗议最大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寻求极右翼德国另类选择党(AfD)支持,联手推动限制移民的法案,主办单位说有20万人参与示威。基民盟1月29日由党魁梅尔茨主导,在国会提出不具法律约束力的「五点计划」决议案,要求边境管制常态化、拒绝无证移民、加速难民驱逐程序,并赋予联邦警察更大逮捕非法移民权限。该案在AfD支持下通过。
默茨(资料图)
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德国政坛就开始了大地震,且这场大地震的余波至今没有停歇,而德国政坛的危机,其实早有预兆。2021年,德国三个政党,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组成了交通灯执政联盟,共同执政,当时三个政党虽然有政治上的分歧,但在财政预算充足的前提下,仍然能维持表面的和平。然而,近年来,德国经济连续萎缩,表现低迷,23年和24年,德国经济更是出现了连续两年的衰退,这也让德国财政预算不再充足。
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近期以视频形式“现身”德国选择党在东部城市哈雷举行的一场竞选集会,称选择党是德国“最大的希望”。同一天,德国首都柏林、第四大城市科隆等多地数以万计示威者走上街头,表达对极右翼势力兴起的忧虑。这并非马斯克首次为选择党站台。本月9日,他在社交平台X与魏德尔视频连线,力挺这一极右翼政党,称“只有德国选择党才能拯救德国”。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事件反映出德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正面临的政治困境。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下滑、民众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极右翼势力借此抬头。比如美国特朗普重新上台,法国极右翼政党影响力增强。在德国,选择党支持率不断上升,尤其在年轻群体中获得不少支持,再加上马斯克对选择党的支持,默茨或许是想借此为自己竞选总理铺路。但他显然低估了德国民众对极右翼的排斥。
马斯克(资料图)
极右翼势力的崛起,与欧洲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密切相关。过去十年,德国接收了大批难民,社会矛盾急剧激化,治安问题频发,民众的不满情绪持续升温。就在不久前,一名阿富汗男子在街头持刀袭击幼儿园儿童,震惊全国。类似的案件频繁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德国社会的紧张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默茨和基民盟选择迎合极右翼的反移民立场,以换取更多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