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关于整治“自媒体”网络乱象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宁夏“自媒体”传播秩序,遏制“自媒体”网络乱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公安厅自2025年1月1日起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整治“自媒体”网络乱象专项行动。
此次行动以
“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工作目标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乱象
聚焦“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
假冒仿冒官方机构
“体育饭圈”违规行为等五类突出问题
开展重点整治
具体包括:
(一)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
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
打击“自媒体”造谣传谣
一是编造虚假事件、捏造灾难事故、案件等谣言。
二是使用异地新闻嫁接拼凑,选取无关人物、图片、音视频恶意关联,移花接木制造虚假消息。
三是针对发生的突发热点事件,发布耸人听闻的阴谋论、虚假信息。
打击“自媒体”炮制有害信息
借公共政策、重大灾难事故、社会热点事件等,断章取义歪曲解读、颠倒是非抹黑攻击、渲染悲情煽动对立,制造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干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害信息。
打击“自媒体”恶意炒作
通过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集中发布相似文案、多账号联动发文等手段,对明知或应知为谣言、虚假消息、有害信息仍肆意传播的行为。在谣言、虚假消息已被澄清,有害信息已被查实的情况下,仍盲目跟风、搬运传播的行为。
(二)坚决取缔假冒仿冒官方机构、
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
取缔利用账号名称信息假冒仿冒的“自媒体”
一是在名称、头像、简介等账号名称信息中,假冒仿冒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的“自媒体”。
二是在账号名称信息中擅自使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理名称、误导公众的“自媒体”。
三是冒充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及其他特定人员的“自媒体”。
取缔利用信息内容假冒仿冒的“自媒体”
一是谎称所谓热点事件当事人、亲友或相关人员爆料案事件线索细节等内容引发炒作的“自媒体”。
二是篡改、截取官方新闻发布会、通报等部分内容,制作发布假通报等信息的“自媒体”。
三是在直播间或短视频背景中假借与电视新闻节目相同或相似布景的“自媒体”。
取缔无专业资质假冒仿冒的“自媒体”
一是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违规开展新闻采访、发布新闻信息的。
二是冒充教育、司法、医疗卫生等领域专业人员,发布专业领域信息的。
(三)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
从严整治“自媒体”蹭炒热点吸粉引流
打着帮扶、救助等旗号,在灾难或事故现场、热点事件发生地,热点人物相关地等场地开设直播、拍摄视频,消费灾难,借势引流。
从严整治“自媒体”造热点博流量
一是在重大案事件发生后以恶意揣测、散播阴谋论、关联集纳等方式挑动公众情绪。
二是刻意选取高关注度话题,发布争议性、误导性言论。
从严整治“自媒体”利用困难群体进行流量变现
一是哄骗老年人、利用未成年人恶意摆拍或开设直播进行非法牟利等活动。
二是欺骗、引诱残障人士,通过卖惨、恶搞、虐待等违法失德方式博取流量。
(四)从严管控网络直播违法违规行为
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
编造虚假“扶贫”“助农”“患病”等场景,通过“扮穷”“卖惨”诱导网民购买低质伪劣商品。
传播“色情”信息
直播过程刻意展示带有性暗示或性挑逗的动作,在评论区发布“色情”“擦边”内容。通过在直播中展示二维码、在评论区发布联系方式或网址链接等形式传播涉黄违法有害信息。
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
直播互动中污言秽语,拉踩引战、互相挑衅、攻击谩骂,刺激打赏。使用侮辱性、暴力性、低俗无底线的惩罚方式博眼球、赚流量。
(五)严厉打击“自媒体”针对“体育饭圈”
违规行为
在亚冬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期间,对运动员、教练员发布恶意攻击谩骂言论,甚至造谣抹黑、挑动对立,煽动运动员粉丝群体进行拉踩引战,实施网络暴力。
网信部门、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管,及时受理处置网民举报,从严整治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责任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网络生态秩序。
来源:宁夏网警
编辑:李雪旎
审核:申亮
监制:孙磊
近日热点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