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商丘,位居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定位已经深入人心。

“桥头堡”“新高地”如何进一步具化、细化、实化,商丘谋定而后动。

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区域合作必然深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重要支点和节点,开放就是关键驱动力。

塑造“东西南北海”全方位开放格局,这是新时代商丘的开放雄心。

“东西南北海”全方位开放格局,是商丘对外开放新的顶层设计。

向东,商丘的目标是长三角。不仅是承接产业转移,更要成为长三角产业升级的“中原窗口”,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向西,商丘瞄准的是郑州都市圈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借助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对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向南,商丘的目光投向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招商引资,更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中原纽带”,和豫皖苏毗邻地区协同发展。

向北,商丘的思路是深化豫鲁毗邻地区协同联动、对接京津冀地区。商丘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的雄商高铁会让商丘向北之路愈发宽广。

向海,商丘的目标是海上丝绸之路。商丘正在谋划推动沱浍河航运二期和商丘港建设,待全部通航后,将与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连通起来,真正实现通江达海。通过打造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开拓海外市场,力争让更多的“商丘制造”走向世界。

全方位开放,而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协同推进;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城市越开放,“朋友圈”就越大。朋友多了路好走,城市也一样。合作伙伴多了,发展机会就多了。

如何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东西南北海”全方位开放格局,将在转化上提升新水平。

加快融入国家战略的步伐。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商丘可以借势而上,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发展。

提升商丘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全方位开放,商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升商丘城市竞争力。通过全方位开放,商丘可以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早上在商丘喝胡辣汤,中午可以在杭州喝龙井茶”“中午在商丘逛古城,晚上可以到西安逛大唐不夜城”,商丘双十字铁路交汇、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航运启航通江达海、机场空运蓝天相约,让商丘覆盖半径越来越大,触达世界每个角落。

商丘,一阅五千年。商丘,一眼向未来。“东西南北海”全方位开放天时地利人和,上下齐心,大有作为。

用好枢纽优势。商丘是国家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市、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为开放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加快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正当其时。打造好开放平台。2023年2月,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了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加快打造我省东部战略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商贸物流等产业集群。我们要将豫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名片”,让其成为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增长极。商丘、民权保税物流中心持续做强,“保税区+内陆港”功能更加彰显。

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坚持“寻标、对标、竞标、创标”,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让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商丘“如鱼得水”、“如沐春风”、“如鸟归巢”。

商丘,一个“商”字道出历史发展轨迹。在“商”言商,融入统一大市场大有可为,现代化建设大有作为。

(来源:商丘宣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