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又一重要节日,这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民间常说,元宵节过完,才算农历新年真正地过完。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寺院的元宵节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各地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如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活动丰富多彩。

寺院则常于此日燃灯供佛,举行祈福法会。广大民众、善男信女亦多习惯这一天到寺庙点灯礼佛,为家人祈光明,求平安。



点灯的意义

「灯」比喻佛的光明与智慧或真理的光明,在佛经中多有提及:

《维摩经》将智慧比作灯:「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华严经》将菩提心比作灯:「善男子,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其本一灯,无灭无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普燃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灭无尽;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提心灯亦复如此,一入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而佛前燃灯,也被称赞为功德很大的供养,如《施灯功德经》中说:“燃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

灯,破暗为明,照亮别人;菩萨自觉觉他,牺牲自己,利益众生,以大智慧破除众生的愚痴暗障。

借元宵佳节的燃灯习俗,我们应追思继承佛陀教法,燃起智慧的心灯,做大慈大悲精神的人间使者,把佛法的甘露妙雨洒遍每个人的心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