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春秋战国乃至整个封建王朝中最成功的一次变法了,秦国能有之后的成就、能够实现大统一正是因为商鞅变法的加成。

在商鞅的变法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建立军功、取消贵族的特权外,还有一点是让世人所不解的,那就是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严重的甚至会被判刑,原因何在呢?



一、增加税收

商鞅也算是一个贵族出身,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遗憾他不是嫡子,所以在卫国也是不受重视的,在商鞅还没有去到秦国的时候他就已经因他的才识小有名气了,最初的商鞅是在魏国,为魏国国君效力。



遗憾的是对于商鞅的思想,魏国国君并不是很认同,在魏国的那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都是不受重用的。常言道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商鞅固然是有能力的,最重要的就是要遇到一位能够赏识他的君主。



听说秦国的秦孝公正在寻找人才,于是他就辗转来到了秦国,有了之前的经验,在见到秦孝公后,他首先所说的就是不会出错的“帝道”,秦孝公对此却不是很感兴趣。察觉到秦孝公的情绪变化后,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就换了一种说法,和秦孝公说了“王道”。



当然对此秦孝公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说商鞅不是凡人,在第三次见面时,商鞅所说就让秦孝公很是感兴趣,并且也决定重用商鞅这个没有功绩的普通人。商鞅在得到秦孝公的看重后就开始了他的变法。



在这其中有一条是不得不说的——分户令简单来说就是不允许父子兄弟住在一间房子中,若是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就是违反律法的行为,是要受到律法的处罚的。这一点一出也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



在封建王朝中一直都是父系社会,居住在一起也是一件很正常和合理的事情,为什么在商鞅这就成为了违法的行为呢?这其中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接下来就来说说这第一个原因。

虽说出于人道主义来说,是一件合理的事情,并且也是很多人的愿望,但出于国家的考虑就不是这样了,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利益。



上文所述的国家的利益大多是从税收出发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其没有完成统一,并且各个国家的处境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对于收税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秦国所执行的就是按户收税,一户人家有多少人也是根据每一家人实际情况来看的,国家没有规定人口。



但秦国的税收也不管这么多,只要你们是一户人家就只要交一户的税收,一个人要交一户的税收,十个人也交一户的税收。在这就能够看出其中的弊端了,最开始秦国的统治者还未发现其中的问题,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来了。



很多人家为了能够逃脱政府的税收,都是一家几口,父子兄弟都居住在一起的。甚至其中很多兄弟之间并不和睦,可能会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但为了能够减少那一份税,宁愿天天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愿意分家。



一直不分家,这兄弟几个在娶妻生子,当年一家很少是有一两个孩子的,这么多的孩子。这样看来一户都有十几甚至是二十口人,但只要交一户的税收。这样的情况在当时是很常见的,可以说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百姓的税收。



这样直接减少了几成税收再加上世家大族,秦国的国库不仅没有出现增加的情况,并且还随着人口的发展实现了“负增长”本应该人口越多,国库越充盈,现在正好相反。

商鞅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弊端,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商鞅采用了强制的方法,制定了分户令,通过刑罚来强制命令父子兄弟分开居住。



若是这一户人家执意不愿意执行,一旦被发现了直接要给双倍的税收。站在国家的层面来思考这确实是有利于国家的。户口一多了国家的税收肯定就上去了,当然这刑罚也并不能彻底地解决这件事,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两倍的税收很多,对世家大族就不是这样了。



世家大族才是影响这一政策的罪魁祸首,世家宁愿交双倍的税收也不愿意分开居住,商鞅显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若是双倍不放在心上,那十倍百倍呢,这样还不当回事吗?

在秦孝公的支持之下,商鞅的政策很快就施展开了,即使是那些根基很深的世家大族,在百倍税收下也只能乖乖地分家。



二、促进发展

为什么在后世我们心中一直都有一个“士农工商”的排序,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就是重农抑商,是鼓励小农经济的发展。在这可能有人会说,促进发展和推行分户令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



不仅是有关系,并且其中的联系也不小,在禁止了父子兄弟同居后,就能够将大家族中很多劳动力解放出来,早前很多正值青年的男子,因其居住在一起,便开始坐享其成。毕竟早期所要缴纳的税收也不多,一个人劳作就能够养活整个大家庭。



既然能够不劳而获,谁还想出去工作,但现在强制性让他们分家就不是这样了。每一个小家庭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劳作来养活自己,不种地那就全家出去乞讨要饭,很多人不得不拿起锄头耕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国家的税收。



说到发展这所发展的也不仅是经济和生产力,思想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秦国一直以来就被山东六国所看不起,还不是因为觉得他们是蛮荒之地吗,是没有文化的野蛮人,因为靠近蛮荒,秦国对于家庭道德要求也不是很高,甚至会出现乱伦的现象。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件事的发生,让秦国开始向着中原文化靠拢,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扩充兵源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军事能力,说到军事能力不可避免的就是士兵数量了。这也是分户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征更多的兵,秦国的征兵制度也和上文提到的征税制度一样,也是按照一户来征的。



秦朝的征兵制度也是很人道主义,一户人只需要有一位男性去服兵役就可以了,若是像上文所述的一样一户人家父子兄弟都居住在一起,一家人至少有几位男性能逃脱服兵役。在商鞅变法之前,服兵役也是很多百姓都不愿意去干的。



可不是像之后在战场上立功还能够被授予爵位,当时普通的百姓服兵役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政策,别说是立功了,就是你战死沙场了,家中最多也就得到一笔抚恤金,军功和爵位与普通人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也正是因为军队的政策很不得当,最初在秦军中甚至还会出现逃兵的情况,足以看出当前军队的战斗力,这样的军队拿什么称霸?

在分户令下达之后,军人的数量明显就变多了,并且再加上经过商鞅的变法后,这些普通的士兵也能够凭借自身的战功得到嘉赏,在此之后秦国军队的人数在整个战国也是佼佼者。



结语

上文也说了分户令对于世家大族的影响是最大的,实际上这本就是一项针对世家大族的政策,众所周知从周天子开始所实行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分户令还没有实行之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分家产。



不过眼下就不一样了,经过商鞅的分户令后,庶子分家也是要给他们一定的家产的,百年后汉武帝的“推恩令”也是在这的基础上更改的。在这也能够看出为什么世家大族容不下商鞅,商鞅已经切实地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