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急需领域和关键环节,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已收到成效,取得系统性成果。

交通运输部11日公布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首批清单包括45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多个省份。

根据清单,在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地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江苏省在大跨度悬索桥耐久性提升、大跨径桥梁建造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针对千米级公铁两用斜拉桥开展了台阶型沉井结构、四塔肢空间钻石型索塔等结构创新设计,实现了沉井倾斜姿态的精准控制。

在运输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各地通过多式联运模式创新和智慧交通技术应用,实现了运输效率的大幅提升和运输服务的优化升级。像浙江省利用城市大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交通信号灯基于实际车流的实时分析和智能调配,路口放行时间周期最大降低幅度为73.9%,路上平均行程时间最大降低幅度为53.4%,平均延误时间最大降低幅度为92.4%。

广东省借鉴旅游景区分级理念,对旅游公路不同路段进行差异化规划设计,将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划分为城市海滨段、旅游观光段、美丽乡村段、生态过渡段4类特色路段,分别满足不同需求。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浙江省搭建了“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解决了交通碳排放源点多、流动性强、精准感知难等问题。通过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等工具,明确了不同主体交通碳减排核算方法,打造了多个典型应用场景。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该省通过重构省级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厘清综合交通运输管理职责边界,整合行政管理职能与公益服务职能,组建交通运输服务(发展)中心,构建一体化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能力提升和行业转型升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