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相处,谈情说爱,彼此心生好感,许下永远相守的山盟海誓,为什么相处一段时间后会有出现“不欢而散”的情况?原本相爱的两个人用错误的方式去对待对方,一再逾越情侣之间本该保持的边界,相互挑战耐心与底线,哀梨蒸食,最后常会走到缘尽这一步。

所谓“哀梨蒸食”,讲的是原本美味的纯天然的哀梨蒸着吃,比喻糟蹋好的东西,这里延伸感情上,是“糟蹋原本很美的感情”意思。

有些情侣,深爱着对方,却不懂得“刺猬效应”,总是以爱的名义越界,窥探对方的隐私,野蛮地干涉对方的事情,这会给对方带来不适与压力,长此以往,原本香甜的感情也会变味,原本盛开的情缘也会黯然凋零。

异性相处,缘尽的3个前兆:“哀梨蒸食”,你都知道吗?



1.只会批判、打压对方,频繁翻旧账。

当代爱情的最大的悲哀:选择了对方,却看不上对方,一个劲贬低对方,打压对方,说一些难听的话,还一再翻旧账,存心找对方不痛快。

对方真的如此不堪么?对方如此不堪,为什么还要选择对方?难道选择对方之后就是为了否定对方让对方难堪蓄意折磨对方吗?这样就是幸福吗?显然,对方不会幸福,当事者也不会幸福。

从心理学上看,这或许是自我价值感缺失的投射,将伴侣身上的一些特点(哀梨)用批判打压(蒸煮)的方式强行平庸化,这是一种“反向认同”。



2.择偶标准“量化”,忽视情感的“独特性”。

有些人固执地认为酒精度数越高的酒越香醇越接近酒的本质,却不知道酒精不是酒,同样,也有些人在择偶的时候,固执地认为可以量化的“财富价值”与可供参考的“情绪价值”是判断一个异性是否是好的伴侣的标准。

他们忽视了这一点:他们通过了解对方的收入、学习、家庭背景、是否有房有车,是否有充足的时间陪伴自己,情感史是否清白,等等给准伴侣打分,这对伴侣的评判并不客观也不公平,同时,他们用人为设立的择偶标准去筛选出合适的人,其行为就像用蒸笼标准化处理风味独特的哀梨,消解情感中的诗意与独特性,

正如卓文君爱上司马相如,与之私奔,当垆卖酒,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按照当时“哀梨蒸食”式的择偶标准来看,她的父亲反对,是能够理解的,然而卓文君若是听从了父亲的话,也就可能错过了“幸福”。



3.试图操控、改造伴侣,无视伴侣优点。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的灵魂伴侣?什么是糟糕的伴侣?每一个人的三观不同,其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在和伴侣相处过程中,总是试图和伴侣“统一标准”,让伴侣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自己相处,对方若是做得不好,或同自己的标准相差过大,他们就强行改造对方,仿佛伴侣是一块可以任性拿捏的橡皮泥。

显然,这是很难实现的,最后常会引发争执,正如有些人,总是想把伴侣训练成社会精英,去做伴侣父母没有做到的事情,结果常会事与愿违,伴侣可能不堪忍受,两个人最后常会不欢而散,这或许就是“哀梨蒸食”的代价吧。



择偶时,有自己的坚持,坚持同自己对味的异性牵手,这一点没有问题;与伴侣牵手之后,发现伴侣并非良配,两个人不会走到最后,果断提出散伙,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买单,也没有问题。

那么有问题的是什么呢?明知道自己选择的伴侣很对自己的“口味”,明知道自己和对方在一起很幸福,却总是“哀梨蒸食”,用错误的方式和对方相处,如把打压、批判伴侣当激励伴侣,把“翻旧账”、“提出过高的要求”当塑造更加完美伴侣的手段,结果导致两个人的关系日益紧张,原本有感情的两个人变得“冤家”,使得两个人的生活过成一地鸡毛,彼此都心力交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