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箭炮系统上,中国的速度和技术真是没话说,尤其是PHL-191远程火箭炮,无论是射程、火力,还是多功能性,那都是妥妥的NO.1。
那为什么说PHL-191是个响当当的“统一神器”?它与美国的火箭炮对比,优势究竟在哪里?
火箭炮这种装备,无论是放在何时,都是战争的“大杀器”,二战时苏联用这东西把德军炸得够呛,简直是满地开花。
那种老式火箭炮就是简单粗暴,成本低,轰起来震耳欲聋,不过它那会还不够精细,发完一轮弹药后,得一个一个地塞炮弹,手忙脚乱的。
后来到了冷战,美国人就鼓捣出多管火箭炮,感觉自己好多了,多了几根管子,准确度上来了,威力也大,但实际上让士兵们一边发射一边塞弹,依然是个体力活。
到了现代战场,打得快、准、狠才是王道,而我们的PHL-191就是在这场“火力革命”中大放异彩,它用“模块化箱式导弹”让别人全成了背景板。
这火箭炮一旦准备好,只要换个箱子,就能发射各种不同的弹,快得跟流水线一样,简直像开挂了。
PHL-191有个超酷的“模块化设计”,就像战场版的瑞士军刀,彻底告别了过去火箭炮“单一战术”的死板感,而且及PHL-191的发射箱子,能装不同的东西,作战任务不一样,装的炮弹也不一样。
在边境防御战中,短程的70公里弹种就可以大显神威,而要是对百公里外的敌人大范围扫射,那就得用上300毫米甚至370毫米的大家伙,甭提多霸气了。
要是需要远程精准打击的话,750毫米口径的“大牛”往上一放,PHL-191就直接变成了“导弹”火箭炮,能打到敌人后方的心口,估计他们得吃不消,射得远、打得准,啥都能干。
这款火箭炮的火力猛不说,装弹速度也特别快,以前多管火箭炮填弹时,士兵们一个个往管子里填,慢得让人想哭,还容易被敌人盯上,而PHL-191因为用的是箱式的,吊车一上来,几分钟就搞定。
过去的老火箭炮,纯靠爆炸力拼人品,发射之后只能是看老天给不给面子,炸得准不准“靠缘分”,PHL-191可不一样,人家发射的炮弹不仅种类多,还用了导弹制导技术,打得那叫一个稳,就是在瞄准着敌人的脑袋扣扳机。
而且PHL-191的各种弹种几乎能应对所有战场状况,比如爆破型炮弹,这最经典,发射后直接把目标炸成碎片,特别适合对付那些静态的火力点,
如果是子母弹,绝对能盖章的“家伙”,飞出去后无数个小炸弹四处散开,专治装甲群、步兵群。
要是装载的是云爆,那威力会更大,打的还不只是地面,那可是炸出一片“火海”,轻而易举就能把敌人给“热”没。
如果是针对地下或牢固工事,也可以用穿甲弹直接穿进去,说白了,PHL-191无论你给它安排啥活动,它都能找到合适的弹种,每一发都不是随便糊弄。
而且这款武器也能用在“封锁台岛”中,能对岛内周边进行火力覆盖,如果换成口径大点的火箭弹,射程能达到300-400公里,完全有能力飞越整个海峡,
可别仅仅以为它就是个大号“喷火枪”,PHL-191的炮弹基本都带自我修正能力,过去手里的炮打出去就全靠老天爷。
而PHL-191通过卫星导航和末端导引器,把炮弹拐个弯打准去,直接中靶,对目标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的存在,那PHL-191是如何完成“跑位”与“打击”的协调?
武器再猛,机动性也是战斗力关键,发完一轮,原地不动,等于“白送人头”。在这方面,PHL-191也不愧是一等一的高手,它不像美国的“海马斯”,PHL-191不受地形限制,基本上是“插上它的翅膀”。
不管你是要在平原作战,还是高原山地环境里,它统统没问题,车体设计得更稳,哪怕是在泥泞道路上,通过能力也照样强悍。
而且PHL-191发完一炸,立即可以迅捷变换位置,它车体低重心,允许高速移动,即便是长距离运输,稳定性照样在线,发射后迅速移动到别的位置,大大地提高了在战场中的生存率。
而美国的海马斯轻体格自重10吨多,用C-130飞机运可真是如鱼得水,不过PHL-191个子大,25吨的吨位用飞机运不是随随便便的。
不过我们有运-20这座“空中货车”,照样能快速投放战斗,让重量再不拘泥于“搬运难”,这点并不是什么难事。
它在关键指标上也是远超于美国的“海马斯”,目前也是中国解放军最先进的远程打击火力之一。
这款武器的问世,能大大提高中国解放军的实力,不过它并不是解放军唯一的“利器”,更不是我国火箭炮的终点,相信未来我们会拥有更多更先进的装备。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