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芮几乎熟记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主要角色的所有台词,他笑称“在影片上映前我可能已经看了百来遍”。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杨芮全身心投入到这部影片的配乐制作当中,反复调整修改、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饭,“随便一段音乐调整七八版很常见”。他表示,《哪吒2》所有的美术、动画以及特效工作人员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幸运的是,他们“熬”出头了。上映14天时间里,《哪吒2》打破中国影史票房纪录、以超89亿元的成绩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单前27名。这对所有参与《哪吒2》制作的工作人员来说,绝对是最好的回报。

《哪吒2》片尾出现的超百家动画公司名单以及工作人员也受到不少关注,他们被称作是影片的“万龙甲”。前作《哪吒1》中,“万龙甲”不只是护甲,还是龙族希望的象征。

除了杨芮所在的天津锐音文化有限公司,银柿财经先后联系上其他几家公司,包括杭州的咕咚动漫工作室、成都画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优塔数码动画有限公司以及一家不愿具名的公司,他们分别参与到部分分镜设计、美术制作、角色3D模型以及特效等工作。

动画电影涉及到的工种不一,行业内多家公司参与一部作品很常见,大家都在尽力完成拿到的工作。”近日,受访对象向银柿财经讲述了《哪吒2》淬炼的幕后故事。

超百家公司参与不常见

时隔五年多,《哪吒2》登上大银幕与观众见面,继续讲述哪吒、敖丙打破命运和对抗规则的故事。

导演饺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曾介绍,完成《哪吒2》的过程中,两年是编剧,三年是在制作。

据了解,动画电影包括前期、中期、后期等环节,其中前期有剧本、人物设定、场景设定等;中期有动画、资产建立等;后期主要是合成工作,包括特效、配音、配乐等。

相比前作,这次故事的体量明显加大了。时长上,《哪吒1》长达110分钟,《哪吒2》增至144分钟。《哪吒2》主创团队成都可可豆动画制片人刘文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哪吒2》的角色数量是《哪吒1》的三倍,仅特效镜头就超过上一部全片镜头量。《哪吒1》全片1800多个镜头,《哪吒2》全片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

这么庞大的工作量,需要更多工作人员参与。刘文章透露,《哪吒1》共有60多家公司超1600人,《哪吒2》工作人员数量超过4000人。还有一种新的合作模式:“驻场”,即由对方团队派人到可可豆动画来待一段时间,而在过去外包的部分远程合作居多。


网友发布的帖文截图

有媒体统计,《哪吒2》影片中共列出142家公司,其中出品和制作公司135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他们来自全国多地,既有成都本土的制作公司,也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企业。

而根据片尾显示的类别,这些公司被分为联合制作公司、制作团队、美术服务团队、数字资产团队、动画制作团队、视效制作团队、音乐制作公司等等。

有受访对象告诉银柿财经,动画行业内像这样超百家公司参与同一部电影制作并不常见。他们多是在2023年前后接触到《哪吒2》的项目,有的是主创团队找上门来,有的则是通过了考察和测试,之后拿到了各自的任务。

例如,杨芮此前参与过《哪吒1》的早期音乐设计,这一次作为原创音乐作者,他参与了影片配乐和歌曲创作的工作。咕咚动漫工作室则是杭州路行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负责影片中4分钟画面的分镜设计工作;成都画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画心科技”)则参与到《哪吒2》的美术制作,负责部分前期角色跟场景的设定细化工作;上海优塔数码动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塔动画”)参与了部分角色的3D模型落地,比如鹿童、鹤童以及其他角色。

多家受访公司负责人介绍,一般的流程是,他们会先拿到脚本或者概念图,按照相应的要求完成工作,收到主创团队反馈后再进行调整修改。

相比于其他几家公司以线上沟通为主,画心科技选择了“驻场”。

“前期测试环节,我们投入了公司最好的技术人员,经历一个多个月的磨合才达到了主创团队的要求。”考虑到沟通对美术前期制作的重要性,画心科技相关负责人决定把10名参与《哪吒2》的美术制作人员派往可可豆动画办公,“驻场能够有效提高沟通效率,本身我们团队也在成都,比较方便。”

“每一段都要精心打磨”

自《哪吒1》上映之后,导演饺子走进大众视野,行业人或多或少听说了他对待作品“没有捷径、只有死磕”的态度,在细节上把控要求高。

像杨芮就奋战到了影片上映前的最后一刻。他是受访对象中唯一和导演直接沟通的工作人员,“音乐、音效和台词要素基本构成了电影里面所有的声音,导演会亲自对接这些情况。”其他的工作,多是由部分对接人负责。

2024年上半年,杨芮开始了《哪吒2》的原创音乐制作,当时工作量大、进度紧张。他表示,《哪吒1》中的音乐有国风交响的风格,《哪吒2》中继续延续了这一基调,同时配合影片世界观的升级、中国神话的色彩,融入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发布的宣传视频截图

其中,杨芮对土拨鼠片段的配乐、音效制作印象深刻。这个片段,是哪吒修仙的第一关,他受命要围剿一群土拨鼠。不过,这群土拨鼠在出场时一心忙着干饭,看上去人畜无害。

“当时饺子导演的要求是不能让观众从配乐中察觉到土拨鼠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同时还要适配它们笨拙的形象。”杨芮判断出这一段需要中性的音乐情绪,“有刻意融入大西北的大三弦这些民族乐器,还前去特意采风,听了听那边的华阴老腔,土拨鼠的笨拙感用了长号的滑音来体现。”他反馈称,这段1分钟左右的配乐,前前后后修改调整了七八版。

多位受访对象都经历了这种创作上的打磨。咕咚动漫工作室接到的分镜设计工作主要由动画导演沈杰完成,绘制内容集中在鼎内外大战和龙王对峙的部分。

他把分镜设计比喻为“盖房子的图纸”,后面的工作就是照着“图纸”进行。一开始,沈杰从主创团队那里拿到三段简短的文字脚本,自己要根据这些内容绘制分镜,将每段内容扩充至时长1分多钟。

为了完成这4分钟,他陆续投入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初稿大概完成了一个月,之后是调整的过程,有的分镜至少要改7遍,改10多遍都是正常的。”

这个项目花费的时间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像沈杰去年做的一个2D动画电影,片长在90分钟左右,他大概花了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片的分镜设计。”咕咚动漫制片人刘敏补充道。

还有驻场人员李家骦,他是画心科技的角色原画组长。《哪吒2》开头的前情提要,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制作。“前期主创团队邀请了一批艺术家完成原画设定,要将这些原画进行动态2D的呈现。”李家骦表示,难点主要在水墨风格的表现上,要拆分笔触,最后通过团队的努力呈现出了不错的效果。

再次回顾这段创作的历程,杨芮慨叹称,“每一段都是难点、每一段都要精心打磨”。

高票房背后的隐形收获

而为了完成《哪吒2》的制作任务,不少参与人员之前一直都是加班加点。

比如,杨芮在半夜两三点钟还经常和音效制作团队沟通配合的想法。还有一家受访特效公司称,去年春节7天假期没有放假,“当时大年三十都在加班做《哪吒2》”。

“之前《哪吒1》就很成功了,能够参与到这样的项目本身就是一种荣幸,会想着要使出更大的劲做好工作。”沈杰表示。

李家骦也向银柿财经表达了类似的想法。调整修改过程中,他曾有过动摇。“其实有怀疑过自己的业务能力,最后还是做下来了。”他回忆称,“对作品的信心、对行业的热爱,让自己扛过来了。”

李家骦在动画行业从事时间不算长,“以前我是干传统艺术的,后来转向媒体美术,入行三年多时间第一次接触到动画电影就碰到这么好的作品,驻场学习到了很多。”

对参与人员来说,《哪吒2》带来了个人的履历提升。

那么就公司而言,影片取得高票房之后,参与制作的公司有哪些收获?是否存在网传的亏本接活情况?

业内人士张磊(化名)向银柿财经介绍,不少动画电影的出品方都会把部分工作发包给其他制作团队完成,外包形式在行业内普遍存在。

“这次我们在《哪吒2》要完成部分特效工作,主创团队会根据工作量和时长给出项目报价,支付预付款,之后再根据工作进度结算。”张磊表示,自己公司拿到的项目报价基本能覆盖掉成本投入。

合作下来,他认为“可可豆动画会尊重劳动,即便没有通过的特效还是会结钱的。这是行规,不然就会被‘挂’出名字。”

“我们会倾向于拿到相对清晰明确的内容,比较方便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如果出现了反复修改调整,对方又一直拿不准的情况,我们会进行预警。”优塔动画的负责人反馈称,公司团队和主创团队磨合顺利,没有出现预警的情况。

至于《哪吒2》取得的高票房,几家受访公司均表示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更大的收获来自于行业内的认可。前几天,还有意向客户主动找到了一家公司洽谈。

“主要是出品方光线传媒、可可豆方面赚钱,影片的票房和参与制作的外包公司没有关系。”张磊特别补充道,“要是一部电影赔钱了,也不会影响到我们。”

不少受访对象更期待《哪吒2》给行业带来的变化。作为动画电影,《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无疑搅动了资本市场的风云。最显而易见的是,2月5日~2月11日,影片出品方和发行方光线传媒(300251.SZ)五个交易日收盘价累计涨幅超75%。

行业内还传有部分项目立项启动的消息。“过完年后有感受到大家都在加速项目的推进,前几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刘敏补充道。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作者:胡淑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