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唐朝时,元宵节已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假宁令”的规定记载于《唐六典》。唐刘肃在《大唐新语》中写道:“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在周而复始、大地回春的正月十五,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小知识,您知道几个?


元宵节的起源。

1

元宵节起源于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汉文帝刘恒登基大赦天下。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2

为什么叫“闹元宵”?


“闹”是元宵活动的主题,“闹”的形式多样,游人喧哗、锣鼓喧天、灯火光彩。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除此之外,还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经此一“闹”之后,人们再度回归到生活的日常。


吃元宵的来历。

3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可汤煮、油炸、蒸食,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4

元宵和汤圆有何不同?


元宵和汤圆哪里不同?主要是制作工艺和里面的馅不同。北方常吃的元宵是滚出来的,表皮干燥松软;南方常吃的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的馅偏硬,一般以单一甜口为主;汤圆的馅则普遍偏软,咸甜荤素风味众多。其实,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从营养角度“食”话“食”说,重要的是如何吃更健康。


购买元宵和汤圆,注意什么?

5

正规渠道购买。正规超市或市场有专门的监管机构,保障所售商品进货渠道正规,通过质量检测。


  • 注意外形。购买元宵或速冻汤圆时,应注意包装完好、颗粒完整、颜色正常,如果是汤圆应冷冻坚硬,不宜购买有变形粘黏、颜色发暗、裂纹明显、袋内冰霜过多的产品。

  • 闻味。质量较好的元宵应当有糯米粉和馅料的香气,不应该有霉味或其他异味。如有异味,请勿购买。

  • 现吃现买。手工元宵和汤圆最好现吃现买,不要保存太长时间,保证其味道鲜美。

6

如何健康吃元宵?


首先,吃元宵或汤圆的话相应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搭配粗粮和蔬果食用最好。吞咽及消化功能较弱的小孩、老人要少吃,吃时注意小口进食、细嚼慢咽、不要一口吞下。有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人尽量少吃或不吃,糖尿病人最好不吃或选择无糖的,吃的量应当控制在一到两个,浅尝辄止。


闹花灯的习俗。

7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习俗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元宵节闹花灯之风盛行,一直延传于后世至今。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当时官府和民间均悬挂各种形状、制作精美的彩灯,尤其是沿街民居和商铺所挂花灯更是争奇斗胜、流光溢彩,引来众多游人驻足观看。

8

猜灯谜的习俗。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又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喜好者越来越,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撰稿:张妍

编辑:张妍

审核:何丽 刘爱玲

喜闹元宵

吃一碗元宵

盼一年圆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