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红色唐装,手擎狮子头,马步扎得稳……2月9日,在济南高新区第二届年俗文化节暨舜华路街道村居龙灯大赛现场,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舞起狮来有模有样,引发众人围观。

“今年是我在济南过的第8个春节,不过还是第一次这么隆重地过元宵节。”来自德国的“洋女婿”王赛博说,“在德国时,我就学习了舞狮,不过很多年没练,如今有些生疏了。”

王赛博少年时期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中国的功夫电影。2001年,13岁的他在德国找了位师傅学习中国功夫,前后学习了5年。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王赛博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2014年,王赛博成为一名“济南女婿”。2017年,他陪妻子回济南探亲时,正巧赶上济南高新区在招揽人才,其中也包括外国人才。这一契机,让王赛博决定留在济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我已经在中国多年,但是了解到的仍旧只是九牛一毛,我很愿意更深入地探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2月9日,在活动现场,16支队伍、近千人表演者轮番上演,舞龙、舞狮、踩高跷、威风锣鼓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猜灯谜、蹴鞠等互动活动精彩亮相,面塑、剪纸、糖画等非遗技艺集中展示,让王赛博眼花缭乱。

看得不过瘾,他拿起鼓槌,跟着锣鼓队学习了一段鼓曲;又跟着高跷队,练起了踩高跷。“踩高跷需要特别强的平衡感,自己踩上去,才知道高跷队有多厉害。”王赛博说,“这种规模的活动在德国很难见到,氛围特别好。”

在中国,元宵节自来就有看花灯的习俗。“今年大明湖设置了‘湖畔雨荷’花灯,特别想去看一看。”王赛博说,“不过我2月10日就要飞德国了,近期济南高新区有个项目需要到德国洽谈。”

2017年,王赛博入职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投资促进部,负责国际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参与并见证着中德经贸交流合作的持续升温。“入职后,我共参与了四届中德(欧)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切实感受到中德企业交流越来越密切。”王赛博用自己的语言、感受和体验,向外资企业介绍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和合作机会。

“虽然元宵节没法跟家人团圆,但是能为我的老家德国和我的第二故乡济南做一些事情,我很开心也很自豪。”王赛博说,“今天相当于提前过元宵节,等从德国回来,再去趵突泉、大明湖看花灯。”

(大众新闻记者 段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