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璇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把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数字时代如何更好推动教育发展,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创新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围绕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重要目标,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终身教育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的前景。因应信息技术发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国内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这也需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从而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新时代,我们立足国情,把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与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贯通起来,推动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确保泛在可及体现教育内在逻辑。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全民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式,迫切需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外确立终身教育。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教育资源的丰富,传统的继续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也必然以终身教育为发展目标。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是继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内在逻辑的延伸,生动体现了数字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具体来说,“泛在”既要求线上的泛在,表现为教育通过电脑、手机等学习终端广泛普及;又要求线下的泛在,表现为各类终身学习机构覆盖城乡、广泛分布。“可及”不仅意味着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时时处处都能够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也意味着突破成本限制,让学习者能够在经济上负担得起所需要的终身教育;还意味着有质量、有效果,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终身教育切实实现自我提升。让终身教育体系变得泛在可及,必须扭住教育数字化这个关键,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注入强大科技动能。

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做好重点工作任务。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能够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做好这项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探索形成有效的方法路径,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高。要以建设包括各类学习中心、各类场馆在内的全民终身学习教学点为依托,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终身学习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教学点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完善协同机制和共享机制,有效统筹各方面教育资源,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和区域教育发展特色化。比如,把不同教育机构的课程资源统合起来,形成支持全民终身学习的课程资源库;完善评价和选课机制,建立层级分类清晰、支持个人自主选课的“课程超市”等,以多样化课程满足学习需求。

(作者为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2日 09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