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2月11日,据“太原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春季开学,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就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相关事项提醒告知如下: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严格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压实校长(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原料进货查验、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承包经营的学校,要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协议),制定承包企业的评价和退出管理制度,加强对承包企业的监督,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承包经营企业,杜绝食堂承包经营者转包、分包等行为,杜绝学校对食堂“一包了之”“只包不管”等突出问题。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
学校食堂在开学前要组织进行全面自查。掌握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落实晨检制度并做好记录;全面检查所有食品原料,严禁使用超过保质期和变质腐败的食品原料,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防止库存时间久、过期霉变的食品原料进入加工环节,特别是米、面、油等大宗食材以及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的食材;完善设施设备,对食堂加工场所、就餐场所、设施设备、餐用具等进行维护、保养、清洗、消毒、保洁,开展一次全面清洁消毒工作。要紧盯隐患问题整改,确保在开学前全部整改到位。
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工作
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及晨检管理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要取得健康证明,每天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对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于食品安全疾病的从业人员应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岗位。开学前组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针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工制作规程等内容进行培训考核,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推进食品安全“家校共治”管理
结合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厨房开放日、家长陪餐制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家长关注参与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营造广泛参与、共同监督的浓厚氛围,构建共治、共享的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落实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
积极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进一步扩大“明厨亮灶”覆盖面。持续推进“食安智管”平台线上自查、晨检及培训考核工作,完善“一校一档、一档一码”,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水平。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