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肯定有人会说,还不是因为申公豹是阐教唯一的异类,也就是豹子精,所以才不受元始天尊以及同门师兄弟的待见。
确实,在《哪吒2》中,申公豹及其家人都是由豹子修炼成精,并且其父亲申正道以及弟弟申小豹都以申公豹能加入阐教为荣。
然而事实却是,封神原文对于申公豹究竟是何根脚并没提及,很多人也只是由他名字里的“豹”字去臆断其根脚就是豹,并且还是一头公豹。
对此,唐古认为申公豹的根脚不可能是豹,理由是:既然元始天尊能收下他,也就意味着申公豹不可能是异类,否则元始天尊说截教都是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当然,电影里的申公豹在阐教过的窝囊,原文里的申公豹在阐教也是非常不受待见,他一心想替恩师元始天尊分忧去执掌封神榜。
然而,元始天尊看都不看他,直接将封神榜交给了样样都不如他的姜子牙去执掌。
当申公豹和姜子牙因为争夺封神榜进行“赌头争榜”时,大师兄南极仙翁也是对申公豹毫不留情,直接让白鹤童子化为白鹤叼走了申公豹的头颅,此举甚至说还差点要了申公豹的性命。
其他如玉虚十二仙,都对申公豹闭口不提,由此可见,在阐教从上至下都不待见申公豹,或者说申公豹在阐教根本没有存在感。
当然,也可将其解读为申公豹在阐教不受重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申公豹在阐教得不到重用呢?
对此唐古认为无非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申公豹跟阐教的众师兄们合不来;
申公豹是元始天尊最小的徒弟,按说,他在阐教众师兄们的眼中应该倍受关注才对。
然而,由封神大战中申公豹的表现来看,他跟截教门人反而走的很近,很多伐西岐的截教门人都是经他请过去的,如:吕岳、罗宣等等。
这说明申公豹跟阐教那些道貌岸然的师兄们根本合不来,所以平时他才会去亲近截教门人,正因为彼此熟悉了,所以在封神大战时期,截教门人才会接受申公豹邀请前去助纣伐周。
打个比喻,申公豹和阐教门人是同一个小组,然而,他却跟敌对小组的成员走的很近,如此一来,自然会遭到同组成员的排挤。
相应地,在阐教众师兄眼中,申公豹就属于是不合群的存在,这样的人在阐教自然得不到重用;
二,在阐教众师兄眼中,申公豹属于是左道之士;
对此有人就说了,同样都是一师之徒,怎么唯独就申公豹是左道之士呢?
这还得从原文对申公豹的介绍说起,也就是:
炼就五行真妙诀,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鸾入九天。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火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这几句诗不仅说明申公豹的本领高强,还道出了他有几千年修为。
要知道,玉虚十二仙也只不过都才千年修为,申公豹几千年修为,说明他的修为比这些所谓的师兄还要高。
前面说过,申公豹是元始天尊最小的徒弟,在他之上还有姜子牙,而按照原文的描述,姜子牙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仅有四十年,这也就意味着申公豹加入阐教还不到四十年。
那么,之前的几千年申公豹又在干嘛呢?
自然是到处跟人学法术,如他跟姜子牙赌斗时使用的飞头术,应该就是那个时期所学,故而南极仙翁才会称之为左道之术。
阐教弟子都以名门正派自居,因此自然不愿与申公豹这个左道之士同流合污,而这也是申公豹在阐教得不到重用的原因之一。
看到这里有人就要说了,既然阐教从上到下都不待见申公豹,那么元始天尊当初又收他干嘛呢?
这其实原文也有解释,也就是要利用申公豹凑齐封神榜上的上榜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