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0年的国庆假期期间,福州的黄先生前往宁德古田水口水库钓鱼。
10月5号,他无意间来到渔老板吴先生的鱼排上,一个白色水桶里的几只蠕动的小生物引起了他的注意。
黄先生凑近一看,惊讶地发现这些小生物竟然是水母。
水母在海洋中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物,但是能在淡水中生活的还不多见。
所以黄先生以为吴老板是卖的海水水母在养,还跟吴老板开玩笑说:“你在鱼排上养水母,还得每天按比例用盐调配海水啊。”
但吴先生却表示这些水母就生活在水库里,它们并不是什么海水水母。
十几天前的时候,吴先生发现它们出现在固定鱼排的浮筒周围,他很好奇,于是就捞了几只放在水桶里面。
黄先生听完有些兴奋,因为他还没有见过生活在淡水之中的水母,所以就开始上网搜索。
很快他就查到,吴先生无意间打捞起来的水母,很可能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个头不大,也就能长个一两厘米,它的游动姿态十分优美,就像飘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样游泳”,也正因如此,它得名 “桃花水母”。
成熟的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非常苛刻,首先要没有任何污染,pH值和水温也得比较稳定才行。
正因如此,桃花水母也被形象地称之为“水中生态检测员”。
若水质受到污染,桃花水母有可能在几天之内就被“团灭”了。
所以它们不怎么常见,只有在水质非常好的地方才会出现。
吴先生有可能抓到桃花水母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有记者联系上了他。
但吴先生告诉记者,这种水母在去年就出现过,但当时自己只见到一只,也没怎么在意。
今年自己渔排面积比较大,还有顶棚遮阳,所以半个多月前他们发现了一小群。
觉得好玩,吴先生就和爱人捞了几只,然后养了几天,只是没想到来钓鱼的人似乎对这些小家伙都非常感兴趣。
有人还想要买下吴先生捞上来的这几只水母,每一只愿意出价1万元。
一只水母卖一万,这可是个不低的价格,但是吴先生并没有卖掉它们,听黄先生说这玩意可能是桃花水母之后,他转头就将捞上来的小家伙放生了。
为了确定这些小家伙的身份,记者带着拍下来的视频来到福建师范大学。
学校里在生命科学学院任职的许老师看完这些照片和视频后表示,从视频中看其实并不方便,所以不好说这些小家伙就是桃花水母。
不过从这个地方历年的记载来看,在福建省内发现的淡水水母确实只有桃花水母一种。
而且桃花水母是一个属,它属之下还有很多种水母,这样看具体属于哪一种确实不好区分。
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按理说它的出现应该代表着这个地方生态环境正在变好。
但许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桃花水母出现,还有可能是水质变差了。
因为在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等发生变化时,也可能会促使桃花水母的螅状体分离出水母。
所以不能仅仅依据桃花水母的出现就判定水质一定是变好的,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那么这神秘的桃花水母究竟是何方神圣?
为什么吴先生知道了它的身份之后立刻就将它放生了呢?
«—【·珍贵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笠水母科的一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它的外形十分独特,像一把撑开的小伞,周身布满了数百根细线状的触手。
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会射出刺丝,迅速刺中被捕猎物并将其麻痹,然后这些猎物就会被送入口中。
桃花水母通体透明,它没有脑袋,自然也没有大脑、而且也没有脊柱,甚至没有专门的呼吸及分泌器官。
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自中国。
不同种类的桃花水母在形态、分布区域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桃花水母的生活史较为特殊,其螅状体(水母的“童年”阶段)对环境要求极低,它们可以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而一旦螅状体分离出水母,这些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极高。
当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会自然而然将水母分离出来,外在环境不怎么样的时候,螅状体就会继续蛰伏。
桃花水母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在湖南、四川、北京等很多地方都出现过。
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科研价值也不容小觑。
桃花水母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已存在 5.5 亿年以上,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
它以独特的生命形态,记录着地球生命发展历程,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所以在我国,桃花水母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不仅不能随意捕捞,更不能随意买卖。
所以吴先生在了解到自己捕捉的水母有可能是桃花水母的时候,才赶紧将它们放生了。
本来在淡水中生活的水母就非常罕见,所以要保护好它们才行。
参考:环球网《罕见!福建一水库疑现“水中大熊猫”,有人出价10000元一只!》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