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2年6月8日,光明网报道,去年在长江南京段进行鱼类资源普查时,专家们发现了一个“新鱼种”。

它曾经在长江中分布广泛,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鱼类,但是在长江南京段却是首次现身,这意味着人们对长江的保护工作有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对一个濒危物种除了野生种群的保护之外,人工繁育工作同样重要,而这种鱼类的人工驯化却十分困难,人工养殖也成为了一大难题,专家也对此十分头疼。

而在2018年,一度湖北的农民夫妇决定回乡创业,它们选择尝试大规模人工养殖这种鱼类,经过了4年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鱼苗终于孵化成功。



他们的成功繁育也成为了湖北首例,引起了很多专家的高度重视。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鱼类呢?为何它如此难以繁殖,这对湖北农民夫妇又是如何让它们孵化成功的?



«——【·回乡养鱼·】——»

这种鱼是分布在长江中,曾经比较常见的一种鱼类,它的学名叫做拟尖头鲌,但是这个名字有点不“接地气”,而且很拗口,因此人们更喜欢叫它鸭嘴红梢。

这是因为它的嘴巴长得比较翘,看起来看有点像鸭嘴,再加上它尾巴上还有一抹橘红,因此就有了这个俗名。



张玉和妻子王小平两人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干过很多种工作,2016年它们决定回乡养鱼,就自己开了一家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也没什么经验,都是养一些市面上比较热门的经济鱼类,比如人们熟悉的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这四大家鱼,还有翘嘴鲌等。



他们一直都干的比较平稳,后来两人从当地渔民那里知道了在汉江流域中有一种极其鲜美的鱼类,正是拟尖头鲌。

拟尖头鲌的肉质非常细嫩鲜美,吃过的人误捕赞不绝口,在以前它非常受欢迎,在长江还允许捕捞的时候,它就非常抢手。



但是它虽然在长江中分布比较广泛,却甚少出现在鱼获当中,因此很多人想尝上一口也非常不容易。

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对这种鱼类的自然繁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生幼鱼的数量越来越少,它们的整个种群数量也在急剧减少。



再加上长江为了恢复生态,保护如拟尖头鲌这类濒危鱼类,开始实行禁渔政策之后,人们更是在市场上见不到它的身影了。

很多人却有个疑问,有一些被禁止捕捞的珍稀鱼类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野生的虽然不能抓,但是在市场上却能卖到人工养殖的。



难道拟尖头鲌这种经济鱼类就没有人工养殖吗?

张玉和王小平夫妇在网上通过检索之后发现,拟尖头鲌还真没有人工养殖的先例,于是他们就决定试一试。



拟尖头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在市场上本来也很少消费者欢迎,如果他们能够养殖成功也一定能有不小的收益。

«【·首次繁殖成功·】»

于是夫妻二人就在2017年开始到处收集拟尖头鲌的亲鱼。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拟尖头鲌的亲鱼数量十分稀少,他们四处向渔民打探,陆陆续续找了两年的时间,才勉强凑到了100对亲本。

虽然两人在收集拟尖头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了解它的习性,学习人工繁育的技术,但到底没有实操过,因此他们第一次收集鱼卵进行孵化的时候失败了。



他们将收集到的鱼卵放入孵化器当中,经过5天左右的时间,这些幼鱼就能破膜而出,然后就能唠叨鱼塘里养着了,但是他们孵化后并没有繁育出鱼苗。

于是二人决定请专家上门指导,找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多方专家的多次上门之后,经过了4年的尝试,他们终于成功繁育出来了鱼苗。



而这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如何喂养鱼苗也是一大的难题。

野生的鱼类一般都是吃活物的,像拟尖头鲌,它们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但是这些都是通过野生亲本繁育而来的鱼苗,它们还并不适应人工饲养的方式。



给这些鱼苗一直吃活饵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夫妻二人要让这些鱼苗学会吃人工饲料。

为了能够驯化这些“野一代”,夫妻二人也是下足了功夫,他们甚至连家都不回了,就住在鱼塘边上的简易房子里面,每天都蹲在鱼塘旁边观察这些鱼苗的进食和活动规律。



经过两个多月的“蹲守”,他们终于有了发现,开始一早一晚两次给它们投喂人工饲料,成功解决了喂养的问题。

2022年,夫妇二人成功孵化出了10万尾拟尖头鲌鱼苗,也立即引起了专家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湖北首次成功繁殖拟尖头鲌。



他们夫妻二人此次的成功也为拟尖头鲌的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基础,对于拟尖头鲌的野生种群来说是非常大的保障。

2023年,他们再接再厉,再次成功繁殖200万尾鱼苗,先后有几十家商户向他们发出了订购需求。



而拟尖头鲌因为营养价值高,受消费者喜爱,每斤的价格也十分可观,达到了60元每斤。

之后在他们的养殖基地也会孵化成功更多的拟尖头鲌,这对于发展本地的特色产业也是一大贡献。



拟尖头鲌不光是在人工养殖方面取得可很大的进展,它们的野生种群也在逐渐恢复,因其体型较大、肉质细嫩且味道鲜美,在历史上它们曾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

长江禁渔措施自2020年实施以来,成为长江流域保护水生生物、恢复渔业资源的关键手段,拟尖头鲌这一物种在人类的保护之下,也在不断地恢复昔日的规模。



禁渔政策实施至今,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整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部分濒危物种种群得到了保护和增长,包括拟尖头鲌等鱼类的种群数量出现了回升迹象。

参考:

光明网《拟尖头鲌来宁定居,鱼类家族喜添新丁》,2022-6-28
十堰广播电视台《湖北首例!郧阳区成功人工繁育汉江珍贵鱼种“拟尖头鲌”》,2024-4-25
十堰广播电视台《汉江野生珍稀鱼种——拟尖头鲌人工繁育取得重大突破》,2023-6-22
十堰广播电视台《回乡创业女青年王小平:繁育拟尖头鲌 填补市场空白》,2024-4-2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