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正在向江北转移的新四军,制造了皖南事变。因为双方力量相差悬殊,新四军血战数昼夜后依然未能突围,最终只能分散突围。分散突围阶段,仅有极少数新四军将士突围成功,不过,在我党的领导下,新四军军部很快就完成重建,而且新成立的新四军比之前更加强大。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内部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受到重用,走上重要的岗位,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周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也是皖南事变后,周林担任了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那么,周林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怎么样呢?

周林出生于1912年,贵州省仁怀县人。青少年时期,周林曾在贵州省立第三中学、私立大同中学读书。1931年,他前往上海,随后前往北平求学。当时恰好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抗日救国成为社会主流,周林积极参加各种爱国宣传活动,并加入了反帝大同盟,从此走上了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革命道路。



1932年10月,周林加入了共青团,后续他担任了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等职务。因为周林是南方人,在北方开展工作多有不便,因此,1934年,组织把他调到上海。到上海后,周林主要在青少年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引导青少年走向进步与光明。

1936年,周林转为正式党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改编为新四军,1938年,周林亲自率领上海的一批地下党员以及青年骨干分子合计七百多人,经过长途跋涉后到达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在这之后,周林参加了新四军,担任了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任调查科长等职务,主要负责保卫与锄奸方面的工作。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军部重建,年轻有为的周林受到重用,担任了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此后周林长期活跃在苏中根据地,在锄奸反特、培养保卫干部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见证了抗战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周林继续活跃在华东大地上,担任了徐州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务,致力于前线支援、基层组织建立与恢复等方面的工作,1949年,周林还参加了上海的接管。新中国成立后,他留在上海工作,1951年被调回贵州。

调回贵州后,周林担任了贵州省委常委,1954年,42岁的周林担任了贵州省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贵州省委书记),次年,周林又兼任了贵州省省长。那段时期,周林为贵州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以振兴贵州为己任,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热火朝天地建设贵州,在铁路、机场以及民用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极大的精力,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不过,在建设贵州过程中,周林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地方干部与南下干部之间的团结、“大跃进”时期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等,也因为种种原因,1964年,52岁的周林被免除了贵州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改任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



十年浩劫时期,周林也受到冲击与迫害,但他意志坚定,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与造反派进行了不懈斗争。1975年,周林重新恢复工作,后续他担任了教育部副部长、顾问等职务,于1997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