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影视艺术诞生以来,反派就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他们的“坏”,或神秘危险,或悲怆脆弱,如同平淡的清汤里突然掉落胡椒,瞬间搅动沉闷,成就引人入胜的精彩剧情。相比天生容易赢取观众好感的正义英雄,塑造出色的反派往往更考验演员的出色演技和多重魅力。

Vito Corleone

《教父 2》(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年


意大利黑手党的形象定格无疑是从《教父》系列电影开始的。在此之前,大众对这一特殊群体并无多少认知,皆因他们擅长伪装在各行各业,掩盖上不了台面的业务,甚至掌控了黑白两道的核心资源。比如影片中的第一代黑手党“教父” Vito Corleone,表面是安分守己的商界精英,时常穿着保守的定制西服,发型一丝不苟,实则是建立了黑手党帝国的头目。在该系列电影的第二部中,导演Francis Ford Coppola着重描述了由Robert De Niro饰演的年轻Vito Corleone如何成长为“教父”过程,造型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关键,通过形象的转变来实现角色的性格转变。当普通的意大利移民屈服于残酷现实,脱下那身做工粗糙的大衣,换上笔挺的西服时,也象征他完成了一场与魔鬼的交易。

Roy Batty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年


《银翼杀手》在影史上的前瞻性和艺术价值,至今仍在大量的赛博朋克数字作品中被不断证明。在电影中的2019年,人类由于无法控制这些强人工智能产物,让刀锋杀手逐一将他们毁灭,当中就有NEXUS6型复制人Roy Batty。20世纪80年代,导演Ridley Scott和当时的其他创作者一样,通过一身异于普通人的怪诞造型来呈现人工智能,于是电影中的Roy Batty拥有一头和肤色形成强烈对比的白金发,穿着象征未来感的皮革风衣。然而他冷峻的外表底色如孩童般稚气脆弱,对刀锋者的粗暴反击不过是为了保命。在两者相斗的过程中, Batty的行为也不断向观众传递电影的命题:人类对智能生命的追捕究竟是正义?还是另一种人性的泯灭表现?四十余年后的现实世界,人工智能已逐渐实现,但庆幸的是, Batty依旧只是电影的想象。

Hannibal Lecter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年


汉尼拔Hannibal Lecter的首次亮相,是在1981年出版的犯罪小说《红龙》( Red Dragon)中。汉尼拔是一位智商极高且才思敏捷的精神科专家,但性格缺陷导致其高度危险性,且有“食人”的怪癖。在由《红龙》的续集小说改编的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的形象被真人化, Anthony Hopkins出神入化的演技让这一经典的反派形象呈现在幕前。虽然被监禁狱中,但汉尼拔依旧保持体面的生活习惯,穿戴整洁,即便被戴上防咬面罩,头发也保持一丝不苟。除了危险的攻击性之外,汉尼拔的另一大致命之处在于其伪装能力,擅长用渊博的学识和艺术品位掩盖危险人格。

这点可以在另一部电影《汉尼拔崛起》(Hannibal Rising)进一步呈现。英年早逝的Gaspard Ulliel拥有邪魅的高颜值外表,更加深了汉尼拔这一角色操控灵魂的说服力,轻松俘获“猎物”认可的同时,真正“坏”到观众的心坎上,让这个角色成为影视艺术中的文化符号之一。

Gordon Gekko

《华尔街》(Wall Street),1987年


2013年,由Martin Scorsese导演, 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电影《华尔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试图展现20世纪80年代金融界的疯狂故事。但早在20多年前, Oliver Stone就已用《华尔街》真实呈现。

彼时正是Armani等“权力西装”(Power Suit)大行其道的巅峰,它们奢华简约,线条锋利挺阔,导演Oliver Stone敏锐地引申这一象征时代精神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其“power”的特点,运用在电影中以展示真实金融商战的癫狂。由Michael Douglas饰演的股市大亨Gordon Gekko是这一风格绝对的出色演绎者,其Armani西装下往往搭配夸张的波点领带,以及增加造型感的背带裤,梳着油光亮滑的大背头,彰显性别权威地形象地勾画出这个角色的贪婪狂妄,让人厌恶,同时又散发出让其崇拜者着迷的疯狂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受欲望驱动的人物形象似乎并不受时代进步而改变,至今仍在相关影视剧中出现

Léon

《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1994年


职业杀手应该是什么样?绝大部分影视作品都会为这类人物安排一身墨镜加黑色西服的低调造型,但Jean Reno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饰演的Léon不一样,他虽然也戴墨镜穿黑色西服,却像电影片场里极为普通的临时演员,其貌不扬,还带有一点滑稽。

不管是亨利长袖衫搭配背带,还是宽松吊脚长裤加白色袜子,再戴着不那么合尺寸的针织瓜皮帽,以及他身旁那盆被赋予拟人性格的绿植,怪诞的组合反差开拓了“银幕杀手”的另一条赛道,也间接交代了这一角色能让个性小女孩放下戒备,成为挚友的原因。Léon的人性温情,正是展开一切的关键。这一形象后来经过了多次恶搞二创,比如周星驰在《回魂夜》里就致敬了一番,更为Léon这一人物角色增添了喜忧不一的复杂记忆情绪。

Tom Ripley

《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1999年


心理犯罪小说《天才雷普利》被数次影视化,当中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版本当属1999年的同名电影。Jude Law在电影中饰演的的纨绔公子哥Dickie固然出色,但由Matt Damon饰演的Tom Ripley更“坏”得入心。平凡的年轻人原本受富商之托,游说浪子回家继承家业,却被上流社会的奢靡生活迷花了眼。为了迎合“偶像” Dickie的贵族世界,他为自己打造保守但暗示阶级出身的常春藤精英形象,总是穿着得体,且毫无攻击性。不管是合身的学院风夹克,熨烫得一丝不苟的白衬衫,还是为出海而精心搭配的休闲造型., Tom Ripley越努力,他的伪装也越无情地暴露了模仿的刻意,以及他不那么体面的野心。相比之下, Dickie浑然天成的松弛感,才是他永远得不到的痛。

倪永孝

《无间道 2》,2003年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里,警匪片极少能跳出俗套,去刻画反派的深刻人性,直到《无间道》的诞生。这一系列贡献了多个亦正亦邪的角色,纵横黑白两道,除了两大主角刘建明和陈永仁之外,由吴镇宇饰演的黑道继承人倪永孝,可谓是在港片没落之前最令人难忘的银幕反派之一。

出于对家人的保护,倪永孝不得不脱下文人长衫接替本不归他负责的黑道事业,但他还保留着当会计时的一些习惯,心思缜密,总喜欢朴素的单色衣服,表面看上去依旧像文质彬彬的普通上班族。与实际职业存在极大反差感的造型设定,也为这一角色的悲壮下场埋下伏笔,这一设计与《教父》的Tom Hagen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倪永孝比意大利黑手党更多了道义魅力,开拓了港片反派的另一种存在可能,也成就了《无间道》系列于华语电影历史的独特存在。

Patrick Bateman

《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2000年


何为精致的斯文败类?由Christian Bale主演的《美国精神病人》是绝佳的展示例子。电影男主角Patrick Bateman很符合世间对华尔街精英的一切想象:年轻俊美,身材健硕,业务能力在线,有良好的时尚品位,如此完美皆由良好的家世和高度自律所造。然而他对个人形象管理、音乐和时装风格极致到病态的迷恋,又泄露了其不为人知的黑暗秘密。

电影通过男主角对个人造型的严格要求,讽刺了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丑陋癫狂。那些Valentino定制西装、 Oliver Peoples墨镜、 Hermès领带,以及Rolex精工表,暗示了Patrick Bateman出众的品位,熟知服装材质的时装知识储备也反映了这一人物极致的时装素养,他甚至能精准描述高级定制西装的针脚,敏锐地捕捉到社交圈里每个人的着装品位和喜恶,连对手的名片纸质都要被他私下评论一番。这些被无限放大的时装情节,也强调了彼时华尔街新贵们奢靡肤浅的普世价值观。有趣的是,虽然这部电影极力在讽刺跟风流行和消费主义,近年却成为很多时尚视觉创作的灵感模版。比如Louis Gabriel Nouchi 2023秋冬系列就直接以这部经典惊悚电影的片名命名。

T-1000

《终结者2:审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1991年


虽然Arnold Schwarzenegger饰演的机器人T-800无人能敌,但《终结者2:审判日》中的生化机器人T-1000却对他造成了绝对的威胁,风头甚至盖过主角。

T-1000总以一身警察制服出场,毫无面部表情。最恐怖的是他那副无懈可击的液态金属身躯,每次被枪击中时,身上都会出现液态金属厚边的“子弹窝”。这一在当时非常前卫的独特设计,让穿着“子弹窝”警服的T-1000成了手办界最爱复刻的角色之一,至今仍被全球手办发烧友们钟爱收藏。

T-1000是演员Robert Patrick职业生涯里唯一出彩的角色,彼时三十出头的他以浑然天成的邪恶气质和冷峻标致的面孔演活了这个角色。虽然他此后在影视圈里没再有更多亮眼的成绩,但凭借T-1000成为全球80、 90后影迷的集体银幕噩梦,足以让Robert Patrick被电影历史铭记。

Joker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2008年


虽然Christian Bale版的蝙蝠侠足够出色,却无奈碰上了更耀眼的Heath Ledger。更让人意外的是, Joker这个角色成为Heath Ledger演艺生涯的绝唱,着实让人惋惜。

尽管Joker本身是作为娱乐大众的喜剧角色而存在,但人们对这类不受常规约束,以浓妆艳抹掩盖真情实感的人物常感到莫名的不安。Heath Ledger的演绎精湛在于将这种未知的恐怖情绪无限放大,除了专门设计了刺耳的笑声之外,还打造了极度不协调的造型画面:劣质刺眼的彩色涂料、不合身的西服、油腻的妆容和乱糟糟的发型,加深了对Joker尖锐且复杂的形象刻画,营造出带有潮湿黏稠不适感的暗黑氛围。而他经历了一系列人生不公和家庭变故的折磨后,不但没有得到丝毫温情的安慰,反倒落下一脸伤疤,面目更加狰狞。这一从平凡人到反社会人格的转变过程悲怆且深刻,也不难理解观众为何对这个角色又爱又怕。

Feyd-Rautha Harkonnen

《沙丘 2》(Dune: Part Two),2024年


《沙丘 2》不但打破了狗尾续貂的诅咒,还贡献了一位性感到惊世骇俗的“表舅”——拥有完美头型的西瑞达男爵Feyd-RauthaHarkonnen,来自哈克南家族里的冷面杀手。

这一角色在历代《沙丘》影视系列里都备受瞩目,而最新版本的西瑞达男爵几乎颠覆了原著对这一角色的描述,以前所未有的光头形象出场——上一个如此让观众不寒而颤的大光头反派或许还是《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西瑞达男爵崇尚暴力,以格斗取乐,毫无修饰遮掩的蜡白肤质和极简的着装最能刻画出角色的病态邪魅。他于竞技场的着装据说改自中世纪小丑服,在怪诞的服饰含义烘托下“坏”得让人心里发毛,也彻底展现了演员Austin Butler卓越的长相和个人魅力。

陈桂林

《周处除三害》,2023年


当《周处除三害》陈桂林这一角色出现在2024年的内地大银幕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不仅刷新了同类电影的票房记录,也让阮经天成功翻红。

陈桂林是华语影坛中久违的反派角色,他迅速出圈的原因不单在于那浑身流动的荷尔蒙和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学,或许还因为观众厌倦了犯罪电影里尔虞我诈的设定,这一“危险直男”真正俘获男女观众内心的,是他那赤诚火热的“纯”感力。陈桂林眼中的道义世界必然要真诚,容不下一丝灰色的背叛,执着却可爱。而他的着装也如角色非黑即白的价值观般分明,或黑得彻底,或白得简单。如果有留意陈桂林的造型,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宽松不合身的,比如黑道葬礼上那套意外走红的黑色西装。如果不是为了在特殊场合里的体面,陈桂林大概率连西装这种衣服都不会有。安身立命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的人,哪还有精力关注个人形象,都不过是遮体做秀的身外物罢了。


回看这些性格鲜明的角色,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和正义的英雄一样,投射出人们对某种理想状态的想象。换言之,他们或许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制于道德秩序和法律规定,我们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束手无策。而他们的激进行为,恰恰间接为观众实现发声,宣泄了部分情绪。


电影《诺博士》剧照

众所周知,无论在黑白大银幕时代,还是资讯传播多元化的当下,影视行业一直都是展现穿着态度和着装变迁的秀场之一。出色的反派角色在呈现人物的处世哲学与性格特色之余,还可以在艺术形象上定义某类角色。譬如为什么间谍总有一套西装礼服造型?或许我们可以从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Dr.No)中找到答案。由Sean Connery饰演的第一代James Bond在片中的晚宴牌局上身穿煲呔搭配西服的形象,成了这个经典角色最显著的外形标识,也启发了日后同类电影如《碟中谍》、《王牌特工》等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


电影《落水狗》剧照

而电影《落水狗》(Reservoir Dogs)则向观众呈现了粗糙而真实的现代黑帮造型。在这部电影之前,观众对黑帮的印象大部分来自《教父》系列中的黑手党,意大利移民们以剪裁精致的高级西服作为帮派的外形标识,而这种讲究被造型师Betsy Heimann打破,他为珠宝大盗们穿上不合身的廉价成衣西服,没熨平的衬衫和松垮的领带,通过混搭进行伪装,塑造出有别于意大利黑手党的现代洛杉矶帮派形象。



电影《杀手:代号47》剧照

当然,许多反派角色类别会因题材相同重复出现。历代影视创作者会结合时代的流行审美和剧情设定,对既有类型的角色形象进行创新重塑。譬如千禧年初期涌现出数不尽的“杀手”反派,而电影《杀手:代号47》( Hitman)的代号47之所以在众多同类角色中脱颖而出,在于他展示了一类更具当代视觉美学的杀手造型。造型师Olivier Bériot为这一角色准备了一系列线条干净利落,剪裁得体的外套和西服,配饰上醒目的红领带、未来感墨镜和皮手套,带有线条细节的军装外套也颇具记忆点,而角色后脑勺上的条形码文身更增添了游戏式的娱乐感。



《豺狼的日子》剧照

《杀手:代号47》所实现的杀手形象创意在《豺狼的日子》(The Day of the Jackal)中得到更丰富的呈现。虽然这部作品于20世纪70年代就被搬上银幕,但新版在原版的基础上更加着重强调杀手一角的造型感。杀手“豺狼”每接到一项任务,都会根据“狩猎”环境伪装成最佳状态,或化身为低调的观鸟者,或变成神秘的司机,为了让追击者难以发现行踪,必然对外形塑造有极高的要求。



《豺狼的日子》剧照

为了投入不同角色,造型师为Eddie Redmayne在剧中的每个身份都设计了相应的造型,在全剧10集的剧情里换了不下30套造型。人狠话不多的“豺狼”偏好低调的静奢风格,也很符合他大部分伪装角色的设定,选品质量比很多所谓的时尚人士都要专业。从剧透分析来看,剧中“豺狼”的大部分造型单品来自奥地利百年男装品牌Knize,主打经典定制和各类质感基础款。另外,英国的男装品牌Drake's也是“豺狼”的最爱之一,在第二集中多次出现的棕色麂皮外套就出自这一品牌。其他细节单品也绝不含糊,包括Prada的乐福鞋、腕间的Omega精工表,以及Loro Piana的鸭舌帽等,都一改以往影视剧中杀手单调的黑色西装或者皮衣设定,堪称一场教科书级别的魅力男士穿搭示范。

经过艺术创作后,“坏男人”们被赋予了浪漫化的色彩,神秘且充满吸引力,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符号。他们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复杂矛盾人性的同时,亦通过刺激性的视觉语言,满足幕前观众对超现实冒险的想象。不过,当脱离了影视世界的虚拟背景,其本身始终带有一定的人格缺陷和暴力性质。但在那些鲜活的表演之外留给幕前观众关于善与恶的思考启发,才是这类角色真正的魅力和价值。

编辑-Di

新媒体编辑-Monster C

文字-Kiko、Di

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