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的实力绝对能撬动体育盛会这个向上的杠杆,而这很大概率是企业和城市的一个破局机会。

作者:李一年(抱朴财经评论员)

复杂的形势之下,城市与企业都在思考:如何破局?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际上,回望历史,1992年的巴塞罗那已经给出了答案:体育盛会有机会推升城市经济,有机会给企业带来财富。

1986年,巴塞罗那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之后,耗资约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改建了飞机场、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

巴塞罗那经济从衰退走向了繁荣,成为当时欧洲变化最快的城市,就业势头得到明显好转,1992年失业人数达到历史最低点。

同时,筹办奥运会还明显加快了西班牙经济的复苏。

今天,中国的一座线城市广州正面临这样的机遇,关键是各方如何参与?机会也来了。



01 广州推“城市合伙人”计划

今年,全运会第三次在广东举行,首次多地(粤港澳)联合举办,广州赛区的比赛场馆将承办开幕式以及40%的竞赛量,共有30个场馆承担比赛和训练任务。

2月8日,广州正式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面向全球招募四类“城市合伙人”,“城市合伙人”计划分设战略合作伙伴、超级合伙人、城市梦想家、城市推广大使,分别面向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小微企业以及科教文卫方面的专业人士。



官方的表达就是:这次借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契机,适时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通过场馆侧、城市侧、赛事侧、产业侧的场景应用融通、融合,推动构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实现“1+1>2”的效果。



我的看法:体育盛会确实是财富机会,也是破局机会。

还是以巴塞罗那为例详细予以剖析:

实际上,1986年巴塞罗那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成为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除了在规划蒙锥克山体育场馆群时考虑到满足市民运动、健身需求的公共服务功能之外,巴塞罗那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建设街边和社区的小型公共体育场地。

由于城市体育设施条件的极大改善,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大约10年里,巴塞罗那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比例从34%提升到51%,10年增加的体育人口竟达到了50%。巴塞罗那也成为欧洲最具运动特质的城市之一。



这里面不仅有运动品生产厂家的机会,还有体育设施建筑公司的机会,还有赛事组织公司以及酒店、餐饮业的机会,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生物医药行业的机会也出现了。

巴塞罗那通过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完成了一次全民体育意识的再提升、再唤醒。

在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的16天里,以蒙锥克山跳水池的背景所呈现的圣家堂大教堂为代表,巴塞罗那丰富、壮观的历史人文景观随着电视画面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奥运会让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名城。





此前,为了奥运会,巴塞罗那市对社区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奥运城市改造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巴塞罗那港口区,靠近海岸而建的奥运村与新街区重塑了巴塞罗那海滨城市的新形象;前工业港口的水域得到了过滤,新的海滩和休闲区得以开辟。

奥运会结束的第二年,巴塞罗那在世界旅游组织进行的全球游客目的地调查排名中,从第16位一跃升到第3位。在奥运会结束的10年内,巴塞罗那的到访游客量增长了5倍,成为与巴黎和罗马齐名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人多了,其他的机会就接踵而至,设计和贸易等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举办奥运会,让巴塞罗那完成了产业升级和转型,赢得了欧洲“设计之都”的美名,并逐渐成为对欧洲经济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经济中心城市。



奥运会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和商业机会,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在巴塞罗那设立办事处或开展业务,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如果没有奥运会,就没有今天的巴塞罗那。

一场体育盛会成就一座城,奥运会仿佛给巴塞罗那打开了印钞机,不少企业也发了财。

从此,一座地中海的历史名城、商贸大城跃升为国际大都市。

02 广州有相当概率重复成功故事

广州此前正是通过借力六运会、九运会成功实现了城市的跃升,现在十五运会的机会又来到面前。



实际上,广州目前依然是中国营商环境一流的城市,更是中国的外贸大市,2024年广州外贸进出口增长3%,总值连续四年破万亿元;

广州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拥有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形成了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三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广州拥有通达全球的世界级海陆空交通体系。



这样的城市能够给“城市合伙人”提供什么?

我想一定是机会,向上生长的机会。

广州市商务局的消息显示,广州入境旅游人数(含港澳台居民)从2021年的164.77万人次增至2023年的377.41万人次,规模在五个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2024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89%。



有人气的城市就有发财的机会,有人气的地方就有消费,实际上,广州2024年的社零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又破了万亿。

春节假期广州市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60.1亿元,同比增长42.9%,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广州位居春节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实现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双增长。

广州的人气之旺,在国内当然是顶流之城。



关于“城市合伙人”,从广州各部门的举措来看:

商务局表态,全面开放城市合作机遇;

财政局表态,推动财政改革探索;

市场监管局表态,提供高效便捷的商事服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表态,聚焦户外广告投资设置需求,助力“城市合伙人”项目;

民政局表态,积极推动全运慈善;

税务局表态,落实好税惠政策,为文化体育产业“降本”。

从综合信息来看,广州很明显是用十五运会“倒逼”所有部门继续提升服务效能,继续提升营商环境,这对于城市和企业都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广州有相当的概率重复巴塞罗那、都灵和谢菲尔德的故事。

在此,我可以简单说说都灵,这也是一座汽车大城,和广州一样。

都灵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 、皮埃蒙特大区和都灵广域市的首府, 以汽车制造业闻名于世,是意大利乃至欧洲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亦是世界四大汽车城之一,被称为“阿尔卑斯之都”、 “意大利汽车之都”。

都灵在二战后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都灵大运会(1959年)的举办推动了城市从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多元化的运动休闲旅游城市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功能,还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运会的筹备和举办直接刺激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赛事期间,大量游客和运动员涌入都灵,带动了消费和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而谢菲尔德的转型更猛烈。

1991年,英国城市谢菲尔德通过举办大运会,成功转型为英国最重要的国家体育产业城。

综合来看,以广州的实力绝对能撬动体育盛会这个向上的杠杆,而这很大概率是企业和城市的一个破局机会,精明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个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