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架奇特的飞机残骸突然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并迅速引起轰动,美军惊讶地发现,竟是他们当年最先进的隐身无人侦察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美国的隐身无人侦察机怎会出现在中国?中国是怎么得到这架飞机的残骸的?
这一切的谜底还要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说起。
由于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制作日渐成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而这些被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们听说中国的核武器已经达到了令他们害怕的地步。
因此美国先后向中国领空飞了四架D-21飞机,这四架飞机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论是飞行速度还是飞行高度,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这四架飞机都最终坠毁,没有一架飞机是完成任务后回去的。
这四架的飞机的目的地都是我国当时研究核武器的罗布泊,美国为了获得情报,使出了这一招。
但是直到2010年,北京小汤山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飞机残骸,美国人才明白了过来,原来他们的第四架飞机不是凭空消失了。
早在1969年11月,美国便向中国的罗布泊投了第一架D-21的B-52轰炸机,从美国的艾尔森空军基地出发,一直到达罗布泊,可就是在到达罗布泊要准备完成任务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D-21的导航系统失灵,没有按预定的方向改向,而是向西飞去,美军中队向飞机不断地下达自毁命令都无济于事,最终飞向了西伯利亚,在苏联境内坠毁。
而这次飞机的失败是因为当时美军的技术还不成熟,正在摸索之中,但是他们很快又研制出了第二代飞机。
第二代飞机虽然比第一代要好很多,但仍然没有完成任务,达到目的。1970年12月26日,飞机在到达罗布泊完成拍摄任务后,美军很是高兴,但是顺利回到太平洋的回收点时却发生了意外。
尽管装有照相器材和胶片的设备舱从上万米的高空弹出,但是降落伞却发生故障打不开,这一次的努力又白费了,美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机坠毁。
经过两次失败后,美军又来了第三次,这次的失败不是飞机的问题,而是自然的因素。
1971年3月4日,美军的D-21飞机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并且顺利到达太平洋回收点,降落伞也没有发生意外,但是这时候海面突然刮起了八级强风,海上等待回收的飞机却始终无法与D-21飞机靠近,只好将任务交给海上的舰艇。
但是海上的风浪此起彼伏,美军还没来得及将设备用铁链栓住便掉进了海里。
第四次美军发射的飞机进入我国的领土后,没过多久就从美军的监视屏幕上消失了,最后美军推测飞机可能被中方击落,经过这四次的失败,美军已经失去了信心,很是沮丧。
最后一架飞机便是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院展示残骸的那架,实际上当初飞机是坠落在我国西双版纳的森林里,后来我方派了上百个民兵去搜寻飞行员和两个大发动机,一直到科研人员弄清了飞机的性能和特点后,才结束了搜山。
美国的这几次行动没有成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继续研制第五代,想要探测我国核武器研究机密的计划就此作罢。
当时坠毁在我国境第四架飞机给了我国飞机研究的启发。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飞机的性能材料,从中收获科学技术。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因为当时的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很不好,苏联美国都不帮助我国科研,对技术进行封锁。
而我国的科研工作者是聪明的,不仅通过研究美国的飞机从而研制我们自己的飞机,而且从中吸取经验,找到了更好的飞机材料,证明了飞机的武器装备的重要性。
当年美国想要通过封锁技术,刺探机密的方式来对我国进行打压,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想阻止我国的发展,做了很多当时看来过分而现在看来可笑的事。
而我们的祖国中国从来都不会向美国屈服,美国不仅阻止不了我们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正在崛起,走向民族复兴的大道。
这一切是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结果,是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的力量,我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