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凌晨3时,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全境发起大规模导弹打击行动。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战报显示,此次行动共发射592枚各型导弹,包括“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以及高超音速导弹等。这些导弹瞄准乌克兰境内的军事指挥中心、能源设施、通信枢纽及武器弹药库等目标。

基辅、哈尔科夫、利沃夫等城市军事设施遭到破坏。在赫尔松州,两座军火库在打击中被摧毁,现场爆炸持续数小时。德涅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一处地下指挥所被命中,该设施原本作为乌军东部战区的备用指挥中心。乌克兰约40%的电力设施受到损害,多个城市出现停电。

乌克兰空军总司令表示,面对密集的导弹来袭,防空系统一度难以应对,虽然成功拦截部分导弹,但仍有导弹突破防空网络。俄军此次采用“饱和攻击”战术,通过同时发射大量导弹,造成乌克兰防空系统过载,利用诱饵弹和电子干扰手段,降低乌方防空系统的效能。

在导弹打击展开的同时,俄军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在库皮扬斯克北部战线发起大规模渡河行动。2月2日清晨5时许,在奥斯基尔河段,俄军工程部队迅速架设浮桥,并投入多艘两栖渡河设备。情报显示,俄军调集至少一个摩托化步兵旅的兵力,包括数十辆T-90主战坦克、BMP-3步兵战车以及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

渡河行动采用“多点突破”战术,俄军在约8公里的河段上同时展开3处渡河点,主要渡河点位于斯塔罗别利斯克镇附近。俄军首先投入特种部队确保对岸滩头阵地,随后架设浮桥系统,装甲部队展开快速渡河。乌军出动火炮和火箭炮试图阻止渡河行动,但在俄军的电子对抗和火力压制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这次行动体现俄军“立体突击”的作战思想。大规模导弹袭击瘫痪乌克兰军事指挥系统,破坏其后勤保障能力,为地面部队的进攻创造条件。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的渡河突击是地面进攻的关键一环,旨在切断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补给线,并对哈尔科夫形成包围态势。

库皮扬斯克作为连接顿巴斯与哈尔科夫的铁路枢纽,具有战略价值。一旦俄军成功夺取该地,不仅能够切断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主要补给线,还可能导致乌军在该地区的防御体系面临崩溃风险。控制库皮扬斯克也将为俄军进一步向哈尔科夫推进提供有利条件。

此次俄军行动的规模和强度超出预期,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国际反应。北约已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加强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可能性。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表示,将考虑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措施。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强调,华盛顿正在评估向乌克兰提供更多防空系统的可能性。

俄军在此次行动中展现其在现代战争中的综合作战能力。俄军通过部署电子对抗系统,干扰乌克兰的防空雷达和通信网络,为导弹突防创造条件。俄军可能使用最新型的“Krasukha-4”等电子战系统,能够同时干扰多个频段的雷达信号。

在火力打击方面,俄军展示火力协同能力。渡河作战中,俄军采用多层次火力打击体系,包括远程火箭炮、自行火炮和战术导弹等,形成火力网络。同时,俄军还在实战中大规模运用新型巡飞弹,这种武器具有超低空突防能力,提高突防成功率。

俄军采用分布式指挥系统,即使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也能保持有效的指挥控制。通过卫星通信和数据链系统,实现各作战单元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提高作战效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