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复工复产时段

属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时期

各部门和单位

要对节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外小心

克服“假期综合症”等不利因素影响

制定可行的复工复产方案

做好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切实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本期《应急发声》

聚焦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注意事项

邀请到成都市安全生产专家 刘锦萍

为大家科普


节后复工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主要是三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节后易引发“节后综合症”,主要是节日期间的一些不规律异于平常的行为引起的。

2

物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经历了春节假期,现场的一些机械、设备、防护设施、脚手架、电气设备停用时间长,影响其安全性,如不进行检查、维修、加固,就会成为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物料的不安全:过节前,由于生产原因堆积的物料摆放不稳,节后复工调用会造成垮塌。堆积的物料也会堵塞安全通道。不及时疏通,一旦火灾发生无法及时逃生。

能源的不安全:比如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特别强调一下天然气的使用,节后务必检查管道是否有泄漏(可以用肥皂水),观察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数据是否正常。

3

管理上的缺陷

(1)人员管理不当:节后关键岗位员工不能准时返岗,存在替岗现象,替岗人员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设备性能,未经培训就上岗,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节前辞工人员较多,节后新招员工较多,若是培训没有跟上,新招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应急能力不足,也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2)生产组织不当:春节假期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订单积压,为了赶进度、抢生产,或者为抢抓开门红,个别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生产,极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3)特种作业管理不当: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缺失,企业临时找人无证顶岗。比如叉车工、行车工、电工等。


复工复产六个一是什么?

1、主要负责人主持一次安全专题会议

2、制定一份复工复产方案

3、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

4、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

5、制定一套应急处理方案

6、组织一次全厂安全检查


为什么要开展节后安全培训?

1、恢复安全意识。一个长期后,员工容易放松警惕,安全意识下降。培训的目的是重新聚焦:培训帮助员工迅速恢复工作状态,重视安全。


2、应对人员变动。新员工加入:节前会有员工辞职,假期后可能有新员工引进,需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安全规定。岗位调整,部分员工可能调岗,需重新学习新岗位的安全要求。

3、检查设备设施。假期中设备可能因闲置出状况,培训可提醒员工检查设备状态。通过培训让员工学会隐患排查,让员工学会自查自纠,主动识别身边的隐患。


4、预防事故:节后是事故高发期,培训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通过应急培训可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5、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停工。通过预防事故,减少停工时间,提升效率。通过培训优化流程比如优化安全操作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来源:温江应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