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2月11日消息 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制度安排,自2021年青岛定西两市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青岛、定西两市锚定“打造东西部协作青定样板”目标,立足“青岛所能、定西所需”,携手开展了一系列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务实协作。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
2023年,在甘肃省东西部协作年度绩效考核中,定西市荣获甘肃省第一名;2024年,青定协作滚石上山:定西市劳动力转移就业3.15万人次;定西落地1000万元以上企业37家,到位资金8.37亿元;定西市销售农特产品19.88亿元,较2023年增加两成……
日前,青岛协作定西第二批挂职干部工作组组长、定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副秘书长马晓晖就2024年青岛定西两市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队伍建设、产业协作、全面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接受了央广网甘肃频道记者的采访。
汇才集智 锻造量足质优的协作“硬核队伍”
青岛协作定西第二批挂职干部工作组于2023年6月底抵达定西开展工作。该工作组挂职干部年轻且学历高,平均年龄仅为40岁,18名成员中包括2名博士和4名硕士,全员均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
为充分发挥这支高素质队伍在定西的作用,并促进其成长,该工作组着重于加强队伍管理,视之为推动青定协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实践层面,该工作组强调党建引领,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实施了“学、提、强、促”的理论学习机制。
同时,该工作组致力于机制完善,构建了“1+7+N”的管理体系,并特别推行了“五式工作法”,包括每日晾晒工作日志、每双周进行工作调度、每月开展主题交流活动,内容涵盖红色基因传承、廉政警示教育及产业项目观摩等,旨在全面提升挂职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此外,该工作组每半年进行一次深入调研,采取“五个一”调研方式,即深入现场一线、企业家群体、重点工作领域、帮扶专技人才及挂职干部队伍中,以传递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工作组的挂职干部严格遵守规矩,真正将挂职视为任职,把他乡当作故乡,把老乡视为亲人,深度融入定西,紧密依靠青岛,以饱满的热情和锐意的担当投身于工作中。
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工作组积极推动青定协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工作组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到东西部协作工作中来,青岛的7个区市、30多个市直部门、56所医院、159所学校、95个企业和社会组织、123个村庄(社区)和定西市的相关部门、区市、医院、学校、村庄建立起了协作帮扶关系,更多的青岛人知道了定西、了解了定西、关注着定西、走进了定西,形成了推动东西部协作的强大力量。
“点对点”高铁专列发车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定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多管齐下 让群众端稳“致富碗”
定西作为昔日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防止大规模返贫成为青定协作的首要使命。
工作组旨在推动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推动实现从扶贫到“扶志”和“扶智”的转变,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围绕着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和劳务合作、消费帮扶来开展。
在产业合作领域,四年间,青岛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53亿元,其中60%用于支持产业项目,共实施了854个项目。仅2024年一年,就投入了4.56亿元用于220个项目,产业项目占比高达64.9%,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832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达24476人。
劳务合作方面,定西市着力打造“青定人力”劳务品牌,通过定制化培训、春风行动招聘会及“点对点”高铁专列等举措,为定西劳动力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助力他们稳定就业于青岛市、山东省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目前,青岛已成为定西市的重要劳务输出基地,设立了10个劳务工作站,四年来共输送劳动力12.3万人次。2024年,青岛市帮助31489名定西市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劳务协作工作展现新作为。
消费帮扶方面,让定西的中药材、马铃薯、宽粉等特色农产品走进青岛家庭,成为青岛市民餐桌上的“常客”已成为现实。以马铃薯为例,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500万吨左右,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四年来,定西市在青岛市设立了28个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电商体验馆等,为定西农产品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定西农特产品在青岛的销售额达到56.2亿元,且年增长率均超过20%,有效促进了定西市的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
青岛与定西的比较优势互补明显,青岛在资金、市场、人才、科技、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定西则以其鲜明的特色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作为鲁甘两省东西部协作的重点产业项目,定西万亩高标准马铃薯示范项目自2023年10月提出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从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该项目通过实施“五良”策略——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取得了显著成效,马铃薯亩产量由原先的2000余斤提升至8500斤,亩均收入更是由1560元跃升至11150元,惠及296户农户,户均增收达1.4万元。该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工作组正在谋划把这个项目的形式推而广之,在定西更多的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规模经营”的示范田。
在推动技术改良的同时,工作组还积极引进企业,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天成药业的引进,不仅为300多位农民提供了每月4000元以上的稳定工作机会,还带动了5000多户种植户的稳定增收。
找准切口 项目引领让城市“强肌造血”
为实现城市“强肌造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青定协作工作组提出了“三业跃升”,即招产业、聚实业、兴事业。
所谓招产业,工作组加大了招商引资和推动企业落地的力度。2024年,工作组新增引导落地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7家、实际到位投资8.37亿元;四年来,工作组招引了山东青岛东部企业123家落户定西,实际到位投资达到了26.5亿元,特别是招引了山东天成制药、青岛洪珠机械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定西,为定西高质量追赶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所谓聚实业,2024年,青岛定西两市加大资金支持,共建漳县、陇西、渭源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年来,工作组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在定西市建立了9个产业园,包括1个服装产业园、1个工业产业园和7个农业产业园,实施了“飞地经济”,让数千名定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所谓兴事业,就是在消费帮扶、劳务协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效,特别是在爱心帮扶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青岛社会各界也伸出了援手,2024年,青岛市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4393万元,四年来累计投入的社会帮扶资金达到了1.72亿元。
工作组一直把招商引资推动企业落地作为推动青定协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具体讲,在招商引资方面,主要是全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在推动企业落地方面,主要是做大存量,做优增量。
招商引资方面,工作组的重点工作是全产业链招商,把定西的五个支柱产业——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畜牧业还有装备制造业与青岛的五条产业链进行匹对,称为“卡位入链”,双方互相赋能。
同时,工作组在甘肃山东商会建立了会客厅,利用商协会的作用以商招商。2023年以来,在定西投资兴业的山东企业签约金额达到了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达到了41亿元。“投资何必去远方,定西就是好地方”已经成为山东企业家的共识。
山东·甘肃东西部协作第4次联席会议现场(央广网发 定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模式上新 多元方式让协作发展渐入佳境
激发内生的动力,创新长效的机制是东西部协作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应对这一挑战,定西青岛两市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主要围绕市场化、科技化、平台化三大方向展开。
市场化方面,两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协作从“拉郎配”向“双向奔赴、合作共赢”转变。以天成药业为例,该企业自2022年起在定西投资,连续三期增资至10亿元,其背后正是对定西良好营商环境和特色产业红利的深刻认同。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定西市举办了“鲁企走进甘肃·定西市投资洽谈会”,涵盖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合作对接会、中医药产业合作对接会、装备制造产业合作对接会和“甘货入鲁”消费帮扶展销、“定西宽粉”暨陇百味美食盛宴创意集市等,290家山东企业走进定西市深入交流,现场签约22个项目、总金额达到73.1亿元,这就是产业协作市场化最好的诠释。
科技化方面,针对定西与东部沿海城市在科技研发水平上的差距,定西市积极寻求科技合作新路径,通过打造“青定智慧谷”,为青岛与定西的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集聚平台。该平台不仅成为青岛高新区与定西高新区重点产业合作的桥梁,还成为定西中小企业的孵化器,特别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核心任务,已引入16家企业,并成功转化多项科技成果。
平台化方面,定西市借鉴青岛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引入双跨企业-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定西工投公司、电信公司携手打造定西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以中医药和马铃薯两个子平台为核心,立足定西、辐射西北、面向全国,为中医药和马铃薯产业提供全方位赋能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东西部协作的深化与拓展。
与此同时,在全面合作方面,青定两市也采取了“四化”模式。
首先,消费帮扶实现市场化。青岛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动定西的农特产品和中药材进入青岛市场,这一举措效果显著,以定西宽粉为例,其在青岛火锅店的售价已高于其他同类粉品且供不应求,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品质的认可。
其次,劳务协作打造品牌化。两市致力于打造“青定人力”这一劳务品牌,并细分出多个子品牌,如“定西高原夏菜菜农”“岷县钢筋工”等。通过品牌塑造,让青岛老百姓一提到定西,就能立刻联想到定西的家政人员、建筑工人等优秀劳务人员,从而激发更大的市场需求。
第三,教育医疗人才帮扶精准化。根据定西的实际需求和青岛的实际能力,两市开展了精准化的教育医疗人才帮扶。青岛的顶级医疗专家定期在定西医院坐诊,让定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青岛同等质量的医疗服务。
最后,爱心帮扶实现社会化。两市积极推动“牵手定西土豆娃娃,做青岛爱心爸妈”这一爱心帮扶活动,让社会化的帮扶深入到青岛的每一个家庭。2024年国庆节期间,定西市成功组织了75名定西儿童走进青岛家庭,得到了40个青岛家庭的热情接纳,项目已募得善款130余万元。这一举措也进一步加深了青定两地的深厚情谊。
记者 邸文炯 实习记者 焦瑞琴
责任编辑:张军
来源: 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