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编译

导语:

在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迅速变化的背景下,特朗普的政策将深刻影响中美关系及全球稳定。然而,他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所采取的举措充满矛盾,从推迟TikTok禁令到对华加征关税,再到与中方展开“友好”对话,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复杂且难以预测。本文探讨了特朗普如何通过“强人外交”和个人交易重新塑造中美关系。在此过程中,特朗普能否与中国达成“前所未有的优越协议”值得深思。此外,面对特朗普“自相矛盾”的政策带来的挑战,中美关系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本文编译自《国会山报》(The Hill)网站评论文章,原标题为《特朗普的中国博弈:重新定义中美关系》(Trump’s China gamble: Redefining US-Beijing relations),作者是《国会山报》记者伊姆兰·哈立德(Imran Khalid)。文章略有删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与公众号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朗普如何重新界定中美关系,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对国际贸易、供应链和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特朗普的政策至今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特朗普在上任首日签署行政命令,推迟执行对TikTok的禁令,并表示TikTok在选举中帮助他赢得了年轻选民的支持。其次,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虽然这一税率低于竞选时提出的60%,但仍给国际市场带来了巨大震动。再者,在与中方领导人的“友好”通话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双方将共同努力“解决许多问题”,并致力于“让世界更加和平安全”。尽管特朗普在意识形态上与前任总统有所不同,但他依然秉持“个人交易”和强人外交的理念,这也引发了外界对这种手段能否有效应对复杂中美关系的质疑。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理念深深植根于“恢复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愿景之中。回顾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他将自己的总统生涯视为一场“从脱离现实的精英手中夺回控制权”的斗争,试图将国家的关注重新聚焦于基层民众。他言辞激烈地批评外国对美国产业的利用,并承诺改变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这一愿景的核心是改善基础设施和振兴国内制造业,而这些目标与他激进的贸易策略密切相关,即以关税为武器。

除了经济承诺,特朗普还誓言打击非法移民,明确将政府塑造为抵御国家安全威胁的坚固防线。然而,他在宣称要为和平铺路的同时,发表了一个惊人的声明:“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我们赢得的战斗,还包括我们结束的战争,甚至是我们没有进入的战争。我最骄傲的遗产将是成为一位‘和平缔造者和统一者’。”这番话暗示,特朗普或许会避免在某些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冲突,寻求外交途径解决争议。


然而,特朗普的内阁成员却呈现了另一番景象。尽管特朗普号称要为和平努力,他依然挑选了一个充满鹰派人物的团队——包括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国防部长彼得·赫格瑟斯和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鲁比奥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称中国是所谓“美国所面临的最强大、最危险的对手”,这无疑为特朗普对华强硬立场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特朗普仍坚定不移地将关税视为外交工具,对欧盟的批评较少,但对中国的言辞则更加尖锐。

尽管如此,中美关系并非完全没有外交曙光。中美高层通话后,中国领导人回应了特朗普的善意,表示希望中美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起点”。据报道,特朗普有意在上任后的100天内访华,显示出他对中美谈判持开放态度。虽然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备受拜登政府和国会两党鹰派人士的关注,但特朗普更看重的是自己作为谈判者的能力。他致力于与国际领导人建立稳固关系,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项协议,该协议或将重新定义这一历来复杂多变、在对抗与勉强合作间摇摆不定的双边关系。


特朗普深信,凭借他在谈判桌上的坚定信念与高超技巧,能够与中国达成一项“前所未有的优越协议”。然而,现实中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困难源自特朗普本人在第一任期内的决策。贸易战所带来的关税举措和立法行动,加剧了美中经济关系的脱钩趋势,即便在政策转变后,这一趋势可能依然会持续,成为难以轻易逆转的结构性问题。

编译:赵柯岚

编务:曾玉婷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民智开通了“知识星球”,欢迎大家订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