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公告,引发国际关注。信息来源: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官网。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与战略较量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此次中方举措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的关键行动,背后蕴含着诸多深层次的考量,也让我们看到特朗普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与全球舆论的强烈反响。



特朗普(资料图)

先看近期美国一系列动作,自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就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贸易领域频繁出招。2025年2月3日午夜,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 ,这一行为无疑是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他曾公开表示,这些关税不仅有助于“打破中美不公平的贸易关系”,还能迫使中国进行大规模采购美国商品,把关税当作与中国谈判的重要“筹码”。

但特朗普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反应速度与应对策略。在他宣布加征关税后,中方迅速做出回应。就在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一分钟后,中国马上宣布了针对美国商品和企业的多项反制措施。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 - 15%的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的关税。

这一系列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的能源产业,特朗普所力推的“能源独立”战略,因为中国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的关税加征,导致美国能源企业收入受损。美国农产品出口也受到重创,2018年美国对华出口约为1300亿美元,其中包含大量农产品 ,2019年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量曾一度下降70%,中方加征关税使得这些农产品面临价格上涨或需求下降的双重打击,特朗普的政策让美国农民付出了巨大代价。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举措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国际层面看,这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一直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此次出口管制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合理行为。从国内产业和战略角度看,钨、碲、铋、钼、铟属于战略小金属,在工业制造、国防军工、新材料和半导体等行业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是我国的优势金属品种。实施出口管制,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只要出口符合相关规定,依然会予以许可。

回顾2024年,我国针对这类战略小金属就出台过多项政策。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禁止外商投资稀土、放射性矿物、钨勘查开采及选矿等领域。同年12月,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发布公告,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钨(资料图)

从中国供给占比来看,钨、铟、镓、稀土、镁和锗为中国绝对优势品种,中国储量占比超50%的金属主要为钨、铟、镓等,产量占比超50%的金属为钨、铟、镓、稀土、镁和锗。但同时,中国的锗铟锑的储采比较低,其中锗的中国储采比最低,其次是铟,锑的储采比也低于20年。海外对中国的镓、镁、锗、稀土和锑的依赖度较高,从美国净进口对外依存度来看,美国对中国的稀土、镁和锗的依赖度较高,严重依赖中国进口的金属品种为稀土、镁和锗。此次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

再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应。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这两个国家也不再沉默。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对价值1550亿加元(约合1067亿美元,7700亿元人民币)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明确表示这是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报复。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宣布对美方采取反制措施,这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B计划”。原本加拿大与墨西哥都是美国在经济贸易上合作共赢的盟友,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这种良好关系,如今三国同时采取反制,对美国形成了“南北夹攻”之势。

在美国国内,关于关税对美国经济影响的讨论也愈发激烈。据美经济学者研究分析,关税增加已经直接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出现下降。尽管特朗普表示这种“阵痛”是必要的,但美国普通民众和企业主并不认同。美国的商品价格上涨,加上中国电商平台如SHEIN和Temu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消费者的不满。特朗普此前曾对中国电商平台提出警告,称其通过“低价竞争”破坏了美国零售市场,可仅靠关税难以解决相关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2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De Minimis”规则,这一变动对跨境电商而言是重大打击,如果实施,美国消费者可能面临更高的跨境购物成本,尤其是依赖中国电商平台的年轻人群体。而且美国的供应链在过去几年已经经历了多次冲击,全球物流和生产环节的中断,使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得更加复杂。在加征关税的过程中,美国也遭遇了不少反制,欧盟和日本也对美国的贸易政策表示不满,反映出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所带来的国际裂痕。

在外交层面,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不着急同中方领导人进行通话以及美方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反制措施等问题,林剑回应称,中方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两国元首1月17日通话时,中方已经阐明了原则立场,双方也已就开展互利合作达成了原则共识,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这表明中方在处理中美关系上始终保持理性和克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立场。

从整体国际形势看,中美之间的这场贸易博弈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而是延伸到了科技、资源、外交等多个层面。中方的反制措施和战略布局,充分展现了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冷静与智慧。中国的反制措施不是盲目反击,而是有理有据、精准施策,既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又兼顾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而特朗普政府一味坚持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行为,不仅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也破坏了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贸易的稳定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全球舆论对此次中美贸易博弈高度关注。多数观点认为,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贸易争端,这一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特朗普政府若继续坚持强硬态度,不回到谈判桌前,将会使美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陷入更加孤立和被动的境地。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无论是应对贸易战还是推动全球贸易合作,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美国特朗普政府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贸易政策,权衡利弊,做出符合美国长远利益和全球经济发展大局的选择。这场中美之间的贸易与战略博弈,还将持续下去,其结果不仅关系到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也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