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指出要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犯罪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刑事审判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推进刑事审判工作从“治罪”向“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转变,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在审判理念、司法能力、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实现犯罪治理“抓前端、治未病”。
推进审判理念现代化,筑牢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行动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必须下好转变刑事审判理念的“先手棋”。一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治罪与治理并重的理念。人民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刑事审判工作的政治性最为鲜明,要自觉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新时代刑事审判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强化、提升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的意识和能力,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刑事审判理念、指导刑事审判实践,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推动和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另一方面,要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把握治罪与治理并重的理念。刑事审判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需要正确处理好“严”与“宽”、打击与教育、“治已病”与“治未病”、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关系。在治罪方面,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犯罪,对重大恶性犯罪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及时审理宣判,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于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以及社会生活、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轻微犯罪,被告人认罪认罚、得到被害人谅解的,当宽则宽,最大限度分化、瓦解犯罪。在治理方面,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刑事审判全过程,准确识别刑事个案中隐藏的社会普遍问题,进一步树牢“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理念,增加“抓前端、治未病”的行动自觉,推动刑事审判由事后治罪向事前预防延伸。
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丰富治罪与治理并重的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只管判、不虑治,只重治标、忽略治本,案子只会越办越多;只有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才能赢得工作主动。我们要不断提升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将审判工作主动融入党的中心工作和治理大局,实现刑事审判工作从注重犯罪惩治效果向兼顾犯罪治理效果转变。一是要善于从刑事个案中觉察矛盾、修复关系。个案联系着民心民生,再小的刑事个案对普通百姓而言,也是关切自身利益和整个家庭的大事。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需要人民法院不止步于个案惩治,更应善于发现刑事个案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合理判罚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化解矛盾纠纷、弥合社会裂隙,避免在个案审理后衍生出关联案件,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如轻微暴力导致的伤害案件、因家庭或邻里矛盾激化产生的刑事案件,这些案件的因果关系复杂,机械处理容易加深矛盾、引起上诉、产生新案甚至引发信访。对此,我们既要认真查明案件事实,准确认定案件性质,依法惩治犯罪;更要加大矛盾化解力度,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预防矛盾的二次产生,使案件裁判结果符合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二是要善于从多发类案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多发刑事类案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时期、特定领域内较为集中的社会治理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关切。落实治罪与治理并重,需要人民法院在办理多发类案时,深挖案件的致罪机理,以多元途径惩治“已病”、防治“未病”,实现刑法的惩罚和预防功能。针对具有普遍性、趋势性问题的类案,要通过全面梳理案件反映的社会问题,以系统性审判白皮书,提示多发类案防范治理;以靶向式司法建议,强化职能部门协同共治;以数字化应用场景,赋能治理方式创新转变;以典型性普法案例,推动源头治理提质增效。针对涉及多部门协同共管的犯罪案件,要做好刑事审判的“后半篇文章”,加强与有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做实做细行刑反向衔接,共同堵塞制度漏洞、消除犯罪隐患、补齐治理短板。三是要善于从典型案件中剖析法理、凝聚共识。刑事典型案件往往牵动着社会大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敏感神经”,能够引发长时间、高频次的社会关注。做深治罪与治理并重,需要我们在办理典型案件时,主动将刑事审判职能向社会延伸,注重以案释法、以案促治,由点及面促推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落细落实。对涉及正当防卫、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社会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提升文书撰写质量,做好裁判说理,对控辩双方的争议焦点给予充分回应,将道理讲透彻、说明白,强化案件认定结果与裁判理念的宣传,发挥刑事审判典型案例的评价、引领和教育功能。
推进审判队伍现代化,确保治罪与治理并重的工作质效。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做深做实治罪与治理并重,最关键的是以刑事审判理念现代化引领和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刑事审判铁军。要融合开展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不断凝聚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共识。建强刑事审判队伍,要一体促升法院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党建引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深悟透,强化法官以高质效刑事审判推动高水平社会治理的使命意识。与此同时,要持续深化人民法院与法学院校的合作,不断健全高素质专业化刑事审判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与法学院校合作,进一步将审判实务、理论研究和法学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刑事法官准确适用法律、防范化解风险、做好群众工作、提出治理对策、开展法治宣传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治罪与治理并重的理论支撑和认同。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