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和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合作发展、互利共赢。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交通基建项目遍地开花,成果丰硕。绵延千里的铁路、横跨海湾的大桥、吞吐繁忙的港口、凌空翱翔的民航……每一项工程都凝聚着中国先进的工程技术与卓越的管理智慧,是中国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耀眼名片。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中国实力,更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贸易往来与产业升级,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包容性和互利共赢原则。
铁路
中老铁路(老挝)
中老铁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的境外铁路。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继续向南经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市。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中老铁路全段累计发送旅客4292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741.76万人次、运输货物1074.41万吨,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700多种,有效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
雅万高铁(印尼)
作为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金字招牌,雅万高铁已成为推动印尼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展示了中印尼合作的广阔前景。
雅万高铁北起首都雅加达,南联西爪哇名城万隆,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是印度尼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的项目。
截至2024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579万人次,单日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9.6%,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257万公里,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蒙内铁路(肯尼亚)
2017年5月,肯尼亚迎来了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480公里长的标准轨“蒙内铁路”,连接着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2019年10月,作为“蒙内铁路”延长线的120公里“内马铁路”开通。
这条被肯尼亚称为“世纪之路”的标准轨铁路,长达600公里,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是中肯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成功典范工程。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24年5月底,蒙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286.9万人次、货物3286.7万吨。据肯尼亚铁路局估算,蒙内铁路项目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2%。
公路
佩列沙茨大桥(克罗地亚)
亚得里亚湾以南的佩列沙茨半岛原本为飞地,与克罗地亚的大陆部分有公路连接,但往来须途经波黑。两岸交通除公路外还有渡轮,但亦存有诸多不便之处。为破除这一困境,建造一座跨海大桥将大陆部分与佩列沙茨半岛相连的计划便应运而生。
经过四年的建设,长2440米、宽22.5米的公路斜拉桥——佩列沙茨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克罗地亚领土联通的世纪之梦。截至2024年7月26日,已经有近500万辆汽车安全驶过大桥,大桥运行状况良好。
佩列沙茨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便利了当地民众出行,也成为中国与克罗地亚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实成果。
5号公路(智利)
全长约3363.97公里的5号公路是世界最长公路——泛美公路的智利部分,连接智利国土南北两端,被当地称为“黄金大通道”。
5号公路是智利最为繁忙的路段之一,对推进智利国家高速公路网强化通道能力、提升路网效率,持续推动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繁忙路段需要扩容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港口
比雷埃夫斯港(希腊)
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雅典西南十公里处,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港口,在希腊语中意为“扼守通道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欧洲的南部门户,也成为“一带一路”的欧洲支点。
2008年初,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比雷埃夫斯港受到较大冲击,亏损上亿元,客户几乎流失殆尽,港口贸易业务几乎陷于停顿。随着中企的进入,比雷埃夫斯港逐步走出了风雨飘摇的状态。
根据2023年数据,比雷埃夫斯港的集装箱码头拥有11个泊位,吞吐能力超过720万标准箱/年,可接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除此之外,比港的汽车船码头拥有5个泊位,总装卸能力达60万辆/年;邮轮码头拥有11个泊位和3座候船大厅,可靠泊最新一代大型邮轮;渡轮码头拥有41个泊位,连接爱琴海各个岛屿,每年可接待2000万乘客;比港还拥有7600平方米的保税仓库和占地8.6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同时与海路、公路、铁路、航空等所有运输方式联通。
汉班托塔港(斯里兰卡)
汉班托塔港是中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位于斯里兰卡南端,是一座综合性人工深水海港。2017年12月,中斯双方正式启动汉班托塔港合作运营。
如今,汉班托塔港正稳步迈向“百年大港、综合大港”目标:港口吞吐量、邮轮靠泊和船舶加油艘次屡创新高。汉港带来的1000余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斯里兰卡员工,其中75%的员工来自周边较贫困地区。
民航
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巴基斯坦)
2025年1月20日,随着PK-503航班降落在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巴基斯坦最大的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是“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市东北26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飞行区等级为4F级,机场远期规划是到2060年年旅客吞吐量为100万人次,能满足年货邮吞吐量为30000吨的运输需求。
暹粒吴哥国际机场(柬埔寨)
2023年10月16日,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位于暹粒市中区东南约50公里处,本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700万人次,建设一条4E跑道,是第一座由中国企业在海外以“BOT模式”实施的国际机场。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暹粒吴哥国际机场的建成通航,充分体现了双方的牢固外交关系和深入合作关系,为柬埔寨重要旅游目的地暹粒的发展和复苏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柬埔寨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