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天然钻石凭借其永恒性与稀有性,在爱情象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据公开资料,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近年来屡次削减毛坯钻石价格,降幅高达40%以上,这场“价格风波”不仅震撼业界,还促使另一巨头“阿尔罗萨”试图通过销售暂停来平稳市场,不过未能奏效。
从云端跌落凡尘,如今的钻石市场面临着难以遏制的崩盘之势。在这场风云变幻之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全球经济下行是钻石市场主要压力源,经济压力导致消费者购买力普遍下滑,这样一来,高价天然钻石不再轻松可得,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此外,钻石消费大国如中国、美国、日本等,结婚率的逐年降低,无疑给象征矢志不渝的天然钻,带来沉重一击。
行业专家分析指出,天然钻石市场崩溃的核心原因,在于培育钻石兴起。借助当代科技,实验室培育钻石在严密监控下诞生,颠覆了天然钻石稀缺的传统认知,同时,凭借其高效能及大规模生产潜力,重新定义了钻石行业的竞争态势。
图源:柘城钻石交易中心
据调研显示,近年来,中国河南省凭借其在培育钻石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完整产业链,已实现钻石大规模量产。其中,仅柘城县年产量便达到了400万克拉,占据了全球44%生产力!
源自柘城的本土新锐品牌柘光,据其负责人介绍,在“只做高端、深度定制、保证品质”的品牌理念下,以性价比与定制优势迅速窜头,致力于将美西方极力宣传的“奢侈品”打造成大众可享的“消费品”。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培育钻石行业的崛起,实则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强力推动。
2018年,FTC在修订钻石定义时,正式确认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平等地位,取消“天然”限定词,统一将其称为钻石。此举极大推动了培育钻石在全球范围内的接纳与认可程度。
随着市场认可度攀升,一些中国新兴培育钻石品牌开始”大展身手“。以上述柘光为例,据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其凭借一比一同款定制、大克拉高定等个性化服务,赢得了众多一二线城市高净值人群青睐,仅大克拉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之后,但客户还是趋之若鹜,甘愿等待。
北京某金融公司高管易先生分享道,他在柘光淘宝官方旗舰店为女朋友同款定制了一条卡地亚钻石项链,“她让我找柘光定制,只参考了卡地亚样式,戒托、链条、钻石那些品质改成她自己喜欢的了,最后省了一半钱,我还是很意外的。”
据柘光官网专属顾问介绍,品牌提供的DNA纪念钻石服务同样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包括58岁齐女士在内的许多顾客,选择将家人毛发等带有DNA印记的东西融入钻石培育,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情感信物。“虽然花了十几万,但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颗钻石。”
在口碑效应下,中国钻石品牌的名声慢慢吹到了国外,据柘光官网的专属顾问描述,由于国际即时通讯存在不便,许多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顾客,纷纷通过中国亲友联系定制。
图源:柘光官网
这无疑也映射出钻石市场的微妙变化,数据揭示,培育钻石需求已从5%-10%,跃升至80%-90%,愈发获得市场青睐。
据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最新预估,2024年全球珠宝市场上,培育钻石销售额预计将激增至180亿美元左右。诚然,这并非中国一家之功。
当中国培育钻市场初现端倪,国际巨头便纷纷着手加入“战局”。至2021年,全球著名的珠宝商潘多拉勇敢迈出一步,明确表示将全面拥抱培育钻石,同时宣告终止采用西方来源的天然钻石。与此同时,施华洛世也通过并购培育钻石领域的品牌Diamagnetic,正式入局。
未来,面对老牌钻石资本发力,中国初生品牌能否站稳脚跟?尚且值得观望。但在国内领先全球的产能与技术支撑下,相信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