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G-A在继承5G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低时延、大带宽、超高可靠和广泛连接等性能,为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多元场景提供坚实技术基础,其核心特性涵盖更低的端到端时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增强的网络覆盖能力,以及对更高设备接入密度的支持。5G-A的发展对各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工业领域,可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提供高效通信支持;在交通领域,尤其是在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中,大带宽与低时延的特性为车联网应用带来安全保障和新的迭代可能。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展与技术的持续突破,使5G-A的产业化道路愈加宽广。2024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网络部署优势,合力稳步推动5G-A产业化进程。
核心技术增强,商业价值提升
5G-A核心技术增强
作为5G的技术演进版本,5G-A通过对多项关键技术的强化与创新,实现了网络能力的大幅提升,如载波聚合、超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低时延通信、智能切片等。载波聚合技术整合多个不同频段的资源,大幅提升了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超大规模MIMO技术依托天线数量的大幅增加,明显提高了频谱效率并扩大了覆盖范围,同时增强了网络的整体能力和灵活性。此外,5G-A在通感一体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将通信与感知能力进行高度融合,毫米波感知具备应用孵化器的功能,为自动驾驶、智慧安防及工业自动化等提供实时环境认知的能力。RedCap(5G轻量化)和无源物联网技术解决了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低功率、低成本接入问题,助推5G-A在多个行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5G-A对运营商商业价值的提升
5G-A的技术演进显著提升了网络性能,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从消费市场(to C)到企业市场(to B)再到政府市场(to G),5G-A通过多样化应用场景,推动了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在to C市场,5G-A凭借大带宽和低时延的技术优势,为XR、8K超高清视频和元宇宙等新兴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载波聚合、边缘计算和智能切片等技术的引入,确保这些应用能够在高性能网络中顺畅运行。特别是元宇宙中的实时互动和沉浸式体验,对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有严格要求,5G-A的性能提升使用户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数字化体验。
在to B市场,5G-A在推动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智慧工厂对低时延和确定性网络的需求得以满足,工业自动化、机器控制得以实现实时操控;车联网依托大上行能力和通感一体化技术,为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在高可靠性网络的加持下,远程手术、医疗影像传输及患者监测系统得以迅速落地,5G-A 在医疗服务场景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医疗服务变革。
在to G市场,5G-A助力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在智能交通管理、应急通信调度、城市监控系统优化部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高可靠、低时延的网络能力,5G-A实现了智慧政务、环境监测、公共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5G-A在低空经济、无人机巡检等场景的落地,为政府部门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未来5G-A技术将不断发展,运营商将进一步扩展“to X”市场,包括to P(伙伴市场)、to F(分销市场)、to H (家庭市场)、to M(制造市场)等,借助多渠道部署多层次的商业生态系统,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落地5G-A,三大运营商策略呈现差异化
2024年被视为5G-A的商用元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加快5G-A网络部署和应用探索。三大运营商在网络部署、场景应用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各具优势并采用差异化策略,共同推动了5G-A在我国的规模化发展。
中国移动:技术引领与载波聚合示范
在5G-A部署中,中国移动以技术领先和大规模覆盖为核心策略,2024 年率先在全国部署载波聚合技术,并在300多个城市实现5G-A网络覆盖,提升了下行速率和稳定性,为多场景应用奠定基础。中国移动采用分层部署策略,重点面向高价值业务和商务用户,为VVIP 及高需求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并根据需求选择2CC(双载波聚合)或3CC (三载波聚合)方案,通过核心网灵活调度优化资源配置。面对流量增长放缓和业务同质化挑战,中国移动通过创新套餐、业务模式以及调整资费,激发市场需求,推动5G-A商用普及。
杭州5G-A载波聚合示范区是中国移动推动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试点,通过整合700MHz、2.6GHz和4.9GHz三个频段,实现了下行速率突破4Gbit/s,构建了高密度、连续覆盖的高速网络环境。技术层面,700MHz负责广覆盖,2.6GHz和4.9GHz则提供大容量和低时延支持,充分满足从基础连接到复杂场景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该示范区支持裸眼3D和XR/VR云游戏,用户体验流畅且网络反应迅速,特别是在云游戏领域,达到了毫秒级响应。同时,5G-A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支持远程医疗中高清影像的实时传输,为专家提供可靠的诊断条件;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网络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确保了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和系统决策的快速性。
中国电信:构建5G-A多场景通信生态
中国电信通过能力构建、生态协作和应用落地推进5G-A能力升级,联合华为等厂家进行创新试点。在全国主要城市完成RedCap与载波聚合的规模化部署,提升连接密度和数据传输性能。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新技术标准,推动5G-A在多个行业和场景的应用落地。通过融合套餐和固移协同策略,整合宽带和移动服务,建立示范区,加速技术验证与应用。
南京滨江低空经济验证组网是中国电信探索低空经济的重要实践案例,该项目采用5G-A的通感一体化技术,通过毫米波感知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精准监测和轨迹追踪。在网络架构设计中,引入低时延通信技术,确保无人机等低空设备与地面控制中心的实时连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操作。通过智能切片管理,网络能够根据不同业务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满足多样化的低空应用场景需求。该项目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展示了5G-A在智慧物流、无人机巡检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图1为低空网络架构。
图1 低空网络架构
未来,中国电信须强化市场需求分析和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推广,以提升5G-A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联通:差异化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在5G-A的部署中,中国联通充分发挥自身在差异化网络能力和智能化服务方面的优势,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的结合,推动5G-A在公众市场和行业市场的共同发展。
中国联通、格力与华为在珠海格力高栏港工厂完成了5G-A工业基站的商用部署,标志着5G-A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突破。5G-A利用内生确定性网络技术,确保生产设备与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稳定传输,减少生产中断与错误。通过多频多载波组网,5G-A支持不同频谱的协同工作,提供全工厂区域的网络无缝覆盖,包括高密度的生产线和仓库区域。5G-A为格力提供了融合专网解决方案,通过将公共网络与私有网络进行融合,企业能够在保证网络安全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生产信息流通。通过5G-A的低时延、大带宽和高可靠性,格力实现了“黑灯工厂”(无人值守工厂)的目标,使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对5G-A产业化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5G-A的产业化进程不仅是现有技术的延续与优化,更是通信行业提升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运营商应以网络能力的全面升级为核心,推动跨行业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拓展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并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为5G-A的广泛应用和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生态建设与标准化推动
运营商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平台的核心能力,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入合作,推动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建立生态联盟、开放实验室和产业示范区,技术创新成果可以更快地从研究阶段转向商用阶段。运营商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活动,推动核心技术的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提升中国通信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并确保5G-A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为广泛应用提供技术保障,为中国通信行业“出海”建立技术和标准上的优势。
跨行业融合与协同创新
推动5G-A的产业化发展,需要通信运营商深入结合行业需求,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形式。5G-A的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和多连接能力,可以支持制造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细分行业领域的海量应用场景,是国内巨大消费市场的馈赠,对于完善5G-A产业化应用具有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臻于完善的5G-A生态系列产品,才能实现跨行业融合。运营商应加快网络切片、边缘计算和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供针对不同行业需求的定制化网络服务,提升网络的实际价值。运营商需要与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参与跨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验证,确保5G-A网络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具有高水平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行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应用场景的成熟与规模化
运营商应围绕不同行业需求,制定专属的网络解决方案,加速新兴业务的落地实施。在此过程中,通过改进网络架构和引入智能化运维技术,有效降低网络部署与维护的成本,同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快5G-A普及还需要创新商业模式与服务策略,可引入“剃刀模式”(即刀架免费,长期出售刀片)等策略,吸引更多行业用户低成本参与,不做“一锤子买卖”,推动5G-A应用向更广领域发展,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助力。
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态拓展
在网络架构、通信协议和终端设备等领域的持续升级,可使5G-A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未来业务需求。面向未来,运营商将加大对网络智能化的投入,逐步实现从传统运维向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转变。借助AI和大数据技术,网络可实现自我优化和动态调整,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在生态拓展方面,运营商需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把自己变成“应用商城”,让用户成为“生态圈”,推动5G-A在云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和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生态体系,5G-A将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促进产业创新和发展。
结论
5G-A作为5G技术的升级版本,以强大的网络性能和广阔的应用潜力,推动通信行业迈向新阶段。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推动5G-A的部署和应用探索,加快网络升级和业务创新,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当前,5G-A仍面临技术标准尚未完善、产业链协作不足以及网络部署成本高昂等难题,而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生态体系不断优化,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未来,运营商需要聚焦技术研发,深化与行业的合作,探索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以满足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此外,5G-A的普及将推动各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互联化,助力信息社会向智慧社会迈进。对于运营商而言,推动5G-A产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既要在技术、服务和生态建设上不断创新,也需要在竞争中保持灵活应对能力,以确保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