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据媒体最新报道,日产汽车CEO内田诚正式向本田公司社长三部敏宏传达终止与本田汽车合并的决定,至于终止合并的原因,主要出在控制权的问题上,双方原计划通过控股公司方式进行统合,但在统合比例等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而本田计划主导的合并交易则是将日产子公司化,遭到日产公司的强烈抗议。至于双方是否会重新进行统合谈判,或仅继续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合作,还不得而知。在日产与本田合并终止后,雷诺就所持日产股份恢复与富士康的谈判,雷诺开始寻找新的投资者,与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全球科技企业接触。雷诺回应称,正在“评估所有选项”。



据了解,最初本田和日产计划共同出资成立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可实现整体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汽车行业超级巨头,而日产作为新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润水平直接影响着新集团能否达成这一宏伟目标。如果日产的利润持续低迷,将极大地拖累新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使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换句话说,如果日产无法提升利润,合并后非但可能无法改善日产的经营,甚至也可能影响到本田的市场规模,因为本田在新集团将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过半的董事会席位,日产的利润表现直接关系到本田股东的回报。

不过,本田也并非慈善家,针对日产合并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日产需要达到既定的利润水平。据报道,本田要求日产在2026财年实现营业利润至少提升三倍,以确保双方计划中的合并能够成功。在此之前,日产与本田签署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明确指出日产盈利改善是合并的前提条件,而本田总裁三部敏宏和日产总裁内田诚均强调,扭转日产的盈利状况是合作的关键。

不过,这一目标对于日产而言是尤为艰巨的,意味着日产需要在2026财年至少赚取约4000亿日元的营业利润,而回顾日产近年来的财务状况,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2024财年,日产的营业利润预期仅为1500亿日元,而且实际情况可能更加糟糕,日产在2024年第二财季营收同比下滑5%,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跌85%,出现93亿日元的净亏损。若想在短短两年内实现营业利润至少三倍的增长,日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对于本田和日产的合并,众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本田和日产双方都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市场萎缩的压力,需要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强技术的产品,顺应世界新能源化和SUV化的趋势。此外,日产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同样也不看好本田和日产的合并,他认为“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既是绝望之举也是孤注一掷”。



倘若本田和日产成功合并,将对全球汽车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合并之后,本田日产新集团的市场规模将进入全球第三,仅次于丰田汽车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新集团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资源优势,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话语权将大幅提升。如今,日产与本田的合并计划基本终止,但日产急需找到新的投资者,此前有意愿投资的鸿海集团再度成为日产合作的“候选者”,鸿海集团已经与持有日产36%股份的雷诺集团进行商谈,表达购买其在日产的部分股份,相比于本田,鸿海集团并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鸿海和日产或有希望再续前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