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或许不知道,此前考研报名人数连续暴涨多年,从一百多万一路飙升至400多万。这样的盛况一直到23年才有所回落,不过当时也只表现在增长态势放缓,考研人数仍然在持续上涨。
但是从24年开始,考研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
2024年,报名人数下降36万;2025年,报名人数直接从438万到388万下降了整整50万,考研人数在连续四年突破400万后,再次落回到300余万人。
考研总人数出现增长乏力态势,MBA专业的报名人数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加之MBA学费年年高涨,比如哈工大(深圳校区)2025级MBA的学费最高已经涨到了41.8万,人大2025级MBA的学费最高也涨到了43.8万,上涨8万……无形中也打击了极大部分报考者的积极性。
但与此同时扩招还在持续进行,学校要想在近300所MBA院校的激烈竞争中完成招生目标的同时,还能留下“可能笔试成绩没那么高,但是综合能力强”的选手,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高价MBA的“降分”生存法则
一共有两个方案:①降学费;②降分。
降学费这事儿学校大概率是不愿意干的,于是就有商学院开始琢磨从“降分”方面入手吸引考生报考。
这个招生逻辑就是:通过“降分”扩大潜在生源池,再以高学费筛选支付能力强的职场人士,形成“低门槛+高溢价”的商业闭环。
当然了,并不是想降分就能降分,大部分学校的复试线最低也需要是国家线,全国只有34所高校有“自主划线权”,可以划定比国家线低的复试线。
于是就出现了: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精英MBA22年复试线划线140分,比国家线整整低30分的情况。
● 并且在这之后的2023年,哈工大复试线创下新低,金融科技MBA和创投MBA复试线直接降到了120分,而当年MBA的国家线是多少呢?167分。
● 当所有人都以为120分已经到最低线的时候,2024年哈工大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行业科创MBA和创投MBA复试线110分,而当年的国家线是162分。
也正因为连续三年如此低的分数线,哈工大MBA深圳校区的学费虽然从22年的20多万到今天一路暴涨到40多万,却仍然被无数考生趋之若鹜!在其他高校为了完成招生目标愁白了头时,哈工大却不缺综合实力强劲的报考者。
包括这两年人大的MBA复试分数线也挺迷的,从前年震惊全国的150分,到去年的135分,有同学辣评“这个世界终于癫成我不认识的样子了”,而与此同时,人大25届MBA学费涨了8万,来到了43.8万。
这绝不是合理且正向的发展态势,要提高MBA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要保证研招公平,一味地通过“无底线降分”的方式招揽生源绝不是长久之计。
新政重锤:教育部“堵死”降分路
于是,2024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要求:“不得单纯为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要求……招生单位自主划定的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原则上不得低于国家线”。
那往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关于自主划线招生单位的划线要求是什么呢?请看下图↓↓↓
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所以其实很明显,新政这一重锤就是要遏制“价格战招生”,倒逼高校回归教育质量竞争,而非单纯依赖降分策略。
除了“堵死”降分路外,为了保证研考公平,提高MBA社会认可度,教育部去年还采取了一个策略,大家应该都有关注到:去年从清北开始“自上而下”取消提前面试,只有极少数院校保留了提面。
而今年,不出意外的话提前面试会全面取消,这一“绿色通道”的取消,也会给院校的MBA招生带来极大压力。
26届MBA学费下降或是大势所趋
失去“降分”利器之后,面对当前险峻的招生形式,各大商学院要完成招生任务,“下调学费”或是大势所趋。
好在去年已经有学校先行“吃了螃蟹”,算是打响了MBA降学费的第一枪:
● 上海体育大学非全日制MBA学费,从24级的23.8万元到25级的12.8万元,下降11万元;
●东北林业大学MBA学费,从24级的23.4万到25级的8.7万,大降14.7万,比上海体育大学降的幅度还大!
●还有武汉工程大学的MBA学费,这所学校23级的是6万元,24级涨到了7.2万元,25级又降回了6万元,下降了1.2万元。
其他学校如果“跟上”,也不会太过影响MBA品牌形象,我们或许可以期待一下今年的MBA学费变化情况。
最后,小编要特别对话一下25届考生和26届考生。
对25届考生:
1️⃣一定有同学是冲着某些院校的分数线低报考的,抱着的想法是“学费高就高吧,能上岸就行”,但是今年一旦这条降分录取的路真的被堵死,这部分同学可能会心态爆炸,请大家一定要调整好状态,考研路上的意外太多了,但是我们终究是需要面对的对吗~退一万步讲如果今年真的没能过线,就当是去参加了一场全真模拟,我们带着已有的基础去备考,然后在12月杀回来,且冲一把奖学金!
2️⃣如果你顺利过线了,请好好准备复试,今年的复试竞争会比较大,千万别轻敌,这一个月认真做好复试的准备,成绩低就靠复试翻盘,成绩高就复试好好表现冲击奖学金!
对26届考生:
1️⃣MBA的学费可能会降,尤其是高价院校,大家可以蹲一蹲。
2️⃣没有提面,无法降分招生,所有考生都在同一水平线竞争,所以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竞争都会很大,请你将预计初试备考的时间提前,尽可能拿到高一些的分数,给自己的复试一些缓冲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