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精彩纷呈的舞狮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摸摸狮头,鸿运当头;摸摸狮尾,顺风顺水。”
农历正月初三,在方山县峪口镇张家塔村,精彩纷呈的年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铿锵激昂的鼓点,威武的“雄狮”腾空而起。梅花桩前,两只威武的“雄狮”跃上舞台,舞动的狮头栩栩如生,那矫健的身姿、灵动的眼神,仿佛诉说着吉祥和如意。在辗转腾挪间,每一次翻滚、每一次腾跃,把现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这是我们村举办的第二届‘年味张家塔’年俗活动之一,活动从正月初二开始,持续到正月初八,主要项目有舞狮子、八音会、扭秧歌等等。”在舞狮现场,张家塔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峰说,“作为传统技艺的舞狮表演比较迎合喜庆吉祥的节日氛围,舞狮象征着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它代表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是文化自信的象征,我们安排舞狮表演就是想‘舞’出一个红火年。”
舞狮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比较可爱,注重面部细节,诸如舔毛、眨眼等表情;北狮造型凶猛,杂技技巧多。一旁的张家塔村支部委员张健说:“我们村表演的是南狮,通常也被称为‘醒狮’,这也意味着沉睡了350多年的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张家塔醒了。”
近年来,张家塔村将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乡土文化保护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逐渐成为吕梁市重点打造的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样板,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2024年张家塔村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村民增收5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91余万元。”王军峰说,“今年大年初一村里就迎来了1000多名游客,初二上升到了5000多名游客,今天至少有15000多名游客,壮观场面在喜庆热闹的年味中格外养眼,相信今年一定比去年强。”
说话间,“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清脆的铜镲声和响亮的锣鼓声,秧歌队队员身着喜庆服装,变换多种秧歌队形,将秧歌的欢快与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威风锣鼓以其激昂的节奏、多变的鼓阵和磅礴的气势,奏响了张家塔村团结一心谋发展、昂首奋进新征程的豪迈乐章。
悦耳的铜镲声、灵动的秧歌步、霸气的舞狮子,这些传统元素让游客沉浸在欢乐之中,感受着蛇年的喜悦。“生活越来越好,能参加社火表演为大家带来快乐,我们特别自豪,一定会全力展现自己的风采,欢欢喜喜过蛇年。”秧歌队的队员们兴奋地说。
社火表演不单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更是百姓给予新一年的衷心祝愿。它呈现出张家塔村崭新变化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承载着人们对美满如意、吉祥安康的深深期盼。
来自孝义市的侯文斌观看了舞狮子、扭秧歌、八音会,走过了神奇又色彩斑斓的地下甬道,欣赏了书画展、戏曲长廊。他满意地说:“这样的‘赶场子’让人乐此不疲,回味无穷!”村头和村中的两个移风易俗打卡点,人们纷纷拍照留念,铭记着文明过节的新理念,践行着文明过节的新风尚。
不远处,村民赵学义的骑马点大人小孩围得水泄不通。“趁着张家塔村浓浓的年味,让马儿再给自己赚点零花钱,这几天人多,骑一次10元,一天能收入1000多元,就是累了点!马儿是我们一家人的好帮手,耕地、拉车样样都行。”赵学义笑眯眯地说。张家塔村村委会成员王建花说:“今年春节村民个个精神抖擞,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光摊位就有30多个,摊主们笑得合不拢嘴。”
傍晚时分,有着倒“福”字形状的古村落灯光亮起,整个村庄都变得流光溢彩,广场上、路两旁,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美轮美奂,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拍照,试图留住这绚丽的瞬间。火红的灯笼、喜庆的春联、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相映成画,整洁秀美的古村落年味十足。
看着火红的灯笼,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张家塔村村民张彩勤激动地说:“现在村里越来越美了,村民日子越过越好了,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了!祝愿我们张家塔村老百姓的日子就像灯笼一样红红火火。”
夜色中、灯光下,民宿香蒲小院里游人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欢声笑语从小院“飞”出,这预示着张家塔村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正向着建设美丽幸福乡村迈进。记者 张文慧 通讯员 肖继旺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