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沭阳县热闹非凡,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戏曲巡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33场戏曲盛宴不仅极大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在欢声笑语、丝竹悠扬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播撒至城乡的各个角落。

2月9日下午,“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之“文化进万家 戏曲过大年”活动走进沭阳县桑墟镇。省级部门统筹协调、市县紧密联动,按群众需求“点单”,为基层群众送上淮海戏经典剧目《抬花轿》。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情感交融,生动展现了淮海戏的魅力与活力。



本次戏曲巡演亮点纷呈,极具特色。比如,豪华的演出阵容。此次活动是省级层面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重要实践,众多名家齐聚沭阳。省淮海剧团一级演员、上海“白玉兰奖”得主吴玲,“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许亚玲,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魏佳宁,以及张居国、孟善荣、徐建军等知名艺术家携手沭阳县淮海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从正月初三起连续为群众演绎《皮秀英四告》《三拜堂》《恩娶义嫁》《抬花轿》等经典淮海戏剧目,精湛的技艺让观众大饱眼福。比如,创新的传承形式。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电影《皮秀英四告》将电影艺术与戏曲表演完美融合,开拓出戏曲传播新路径,成功吸引一大批年轻观众。节前举办“拥抱亲情 感恩父母 感悟淮海戏艺术魅力”活动,公益放映电影《皮秀英四告》12场,群众反应热烈,一票难求,彰显出传统戏曲与现代技术结合后的强大生命力。比如,难寻的暖心真情。戏曲巡演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也给了现场群众以看戏之名热闹一番的机会。村民王芳感慨:“正好带家里的小朋友来看戏,我觉得在过年的时候,让孩子们接触戏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有意义,过年期间大家聚在一起看戏,邻里关系更融洽了,也更有年味。”比如,闪耀着的时代精神。面对时代发展浪潮,沭阳戏曲坚守传统又与时俱进,以质朴故事、通俗唱词传递坚韧精神,与百姓精神同频共振。群众江国强点赞:“剧情特别吸引人,皮秀英的遭遇让人揪心,也让我看到了古代女性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这次观演,我感受到淮海戏这一传统文化真是宝藏满满,以后将多多关注。”



作为淮海戏发祥地及中国淮海戏之乡,沭阳近年来始终坚持对本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阵地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经费保障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协同多部门联动,为戏曲文化的繁荣搭建稳固平台。

沭阳深入实施淮海戏打造名团、打造名剧、打造名角“三名工程”,让“中国淮海戏之乡”绽放异彩,好戏连台。从2019年开始,连续举办四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活动。2024年年底,沭阳县淮海剧团大型淮海戏《桃红柳绿又一春》于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展演载誉而归。诸多作品屡获原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江苏艺术基金资助、江苏省文华奖等殊荣,全县每年80多部新创淮海戏作品频获大奖,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



办得好不好,百姓说了算,老百姓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关键在于深深扎根于民众土壤之中。沭阳此次春节戏曲巡演坚持以民为本,演百姓爱看爱听之戏,将传统戏曲中的忠孝节义、善恶美丑等文化精髓,通过一场场精彩演出传递给大众,用实际行动诠释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侯旭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