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如今,泡着枸杞的保温杯成了不少中年人的“标配”。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日日不离手的保温杯,还可以为大家带来哪些健康花茶饮。


图片来源:摄图网

桂花

桂花是我国著名的十大花卉之一,每年秋天桂花飘香,人们可以采摘它们制成美味的桂花茶。桂花味辛,性温,归肺、脾、肾经,具有温肺化痰、散寒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桂花泡水不仅香气诱人,而且具有多重保健功效。它含有天然排毒成分,能加快代谢,清肠排毒、润肠通便,防止有毒物质在体内累积,起到淡斑美白、滋养肌肤的作用。

桂花泡水性温和,对胃肠虚寒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能温中散寒、祛寒止痛,对腹部冷痛、消化不良等多种肠胃不适有缓解作用。桂花煎水内服可用于治疗咳痰气喘、腹部冷痛、痢疾等;煎水含漱可以治疗牙痛、口臭等。《本草汇言》记载,对腹内冷病,可将桂花用布包裹蒸热后,外敷于腹部。痛经或宫寒的女性可以一试。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木棉花

木棉花味甘淡,性凉,主要归经于胃和大肠,有清热解毒以及凉血止血的功能,因此可用于治疗便秘、咳血、吐血、血崩、金疮出血、湿疹等症状。作为中药材,木棉花可以内服,一般煎汤或研末服用。但需注意,木棉花的不良反应和禁忌尚不完全明确,因此使用时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有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木棉花作为一种功效丰富的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以确保用药安全。


图片来源:摄图网

野菊花

野菊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野菊花泡水饮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等多方面的作用,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或咽喉肿痛等症状。高血压患者饮用野菊花泡水有助于软化血管,清理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发挥辅助降压的功能。野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还具有抗炎和抗病毒的特性,有助于改善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疾病。注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图片来源:摄图网

槐花

槐花来源于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可食用性,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槐花泡水喝有清香甘甜的味道,营养丰富,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适用于各种因血热而导致的出血症状,尤其是下部血热所致的痔血、便血等,对肝火上亢而引起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和头痛眩晕等症状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槐花作为一种功效丰富的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用途。


图片来源:摄图网

桃花

桃花具有多重保健功效,可以滋润皮肤,对预防干燥、粗糙和皱纹有益;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皮肤吸收营养;还可以有效缓解便秘,带走肠道内的毒素和油脂,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使人感到轻松舒畅。

不过桃花性平,有利水通便的功效,长期服用可能会使身体水分流失过多,损耗元气,对身体不利。它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月经期间服用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大量出血。因此建议适度服用,以免损伤身体。


图片来源:摄图网

玉兰花

玉兰花茶具有化痰止咳、通脉明目的功效,平时出现感冒咳嗽、鼻塞头痛等症状时,喝玉兰花茶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改善睡眠,亦可美白肌肤。玉兰花茶也能够散寒祛风,通鼻宣肺,对痛经、鼻塞、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也有良好疗效。还可抑制皮肤真菌,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成分。玉兰花还可降低血压和血脂,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清除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它还能帮助解酒,减轻醉酒引起的头痛呕吐等症状,保护肝脏。


图片来源:摄图网

百合花

百合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经,百合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磷、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素有“鲜花小人参”的美誉。

《滇南本草》记载,百合花可止咳利小便,安心、宁心、定心志。中医认为百合花性平,味甘,无毒,用百合花泡茶喝,既可愉悦心情,又能清火润肺、清心安神。百合花茶含有多种胡萝卜素,咳嗽时饮用百合花茶能清热解毒,舒缓咳嗽症状,起到良好的止咳功效。而且百合花茶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特别适合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作为长期饮用的养生茶饮。经常饮用可增加肺脏内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对调理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久咳不愈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合欢花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中华古今注》曰“欲蠲人愤,赠之以青裳。青裳,合欢也”;《养生论》也道“合欢蠲怒,萱草忘忧”。合欢花又称夜合花,性平,味甘,归心、肝经,为治疗肝气郁结之情绪抑郁或烦躁、失眠之要药。合欢花作为安神解郁的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古人以取类比象的方法认识事物,观察到合欢昼开夜合,与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相似,故而认为合欢有解郁安神之功,气味芳淡,能舒心悦脾。

花茶有很多,以上分享只为零光片羽。花茶长期饮用,可调理身体,舒畅气机。但大家也应知,茶饮虽好却不能“乱”喝,使用者还是应由专业医生辨明体质,对症饮用才有效果。

文/主管中药师 王春苗 刘锋 周智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