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发布了一条消息。自2024年9月20日江苏上线检验云平台之后,截至2025年2月6日,全省共有8826万份检验报告上传省检验云平台。继2023年9月全省影像检查结果互认之后,此举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让跨院就医更加轻松。
科技创新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影像检验云、临床检查云,都是省卫生健康云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平台按照“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质控、统一调阅、统一互认、统一开发使用”的思路建设。全省已有366家医疗机构接入该平台,涵盖全部三级公立医疗机构194家、三级民营医疗机构16家、二级公立医疗机构102家和基层医疗机构54家。同时制定全省统一的“临床检验报告标准版式”,规范上传检验结果所需的标本类型,检验互认项目达21个类别178项。
互联网赋能方便患者。2023年9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互联互通,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线上共享互认。这是省卫生健康委牵头推进的又一项重要惠民实事项目。通过互联网技术,各家医院接入省卫生健康云平台,将患者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结果上传到平台,让全省各家医院共享,从而患者复诊或转院就诊时,不必携带纸质检查单或影像胶片等资料,免去患者忘记携带或不慎丢失损毁的烦恼。
大数据共享普惠患者。“看病贵、看病难”,是广大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痛点。痛点的根源之一,是跨院看病过程中的重复检验检查。江苏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除痛点”,下决心解决跨院就医的重复检验检查问题。通过省卫生健康云的建设,让影像检验和临床检查的结果全省共享,患者跨院就诊时,医生调阅云上患者检验检查资料,不再重复检验检查,大大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生诊断效率,节省就诊时间,减轻患者垮区域就医的各项费用。
严质控保障诊疗质量。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互认的科学性,不但制定统一的“临床检验报告标准版式”,而且组织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参加省级室间质评工作,确保互认检验项目结果同质化,同时会同医保等相关部门加强跟踪问效。患者需要理解的事是,共享互认不是结果“全认”,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每一项共享的检验检查数据是否确认采用,还需要医生针对患者当时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的医学科学判断,确保医疗的质量。
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涉及民生福祉、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意义深远而广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医保制度、推进医疗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病有所医”的民生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更能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度与治理智慧。检验检查报告“上云”,群众满意度“上升”,江苏构建省卫生健康云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