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汽立好了重回榜首的Flag

撰文|Ben

编辑|路由社

太阳底下无新事,一朝成名天下知。

2月9日傍晚,突然传出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装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两家国资央企集团的业务重组消息,将这两家国资央企旗下汽车业务板块推到了舆论的中心。

蛇年刚一开年开工,此次,在央企汽车业务板块的合并重组中,涉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闪电合并与业务重组,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说意料之外,是此前坊间传闻的三大央企重组竟来得如此之快,且暂时并未涉及一汽集团;说情理之中,是面对市场激烈竞争与产能过剩、车企利润下滑明显,中国汽车市场加速进入淘汰赛,合并重组将是今后的主旋律。

不过,早在“西方”突然耀眼之前,“东方”已抢着亮眼在先。

2月4日,抢在蛇年新春开工前一天,上汽集团就发布了2025年1月销量数据,以一场“开门红”迎接企业深化改革、业务稳中求进的2025年。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上汽集团实现整车批售26.4万辆,同比增长7.9%,终端交付新车35.3万辆,领跑国内。



其中,自主品牌终端交付20.6万辆,集团销量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市场走势强劲;新能源车终端交付8.7万辆,继续位居行业头部阵营;海外市场实现终端交付9万辆,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12.5%,在克服欧洲市场发补贴调查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重回行业领先地位。

有了新年开局这一波强劲回升势头,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秋在谈及2025年整体工作目标时就表示,坚持目标导向和责任到人,抓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总体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增进动力活力。

在路由社Roadbook看来,如果说,“改革”与“创新”是上汽2025年工作Flag的一体两面,那么,背后的“动力”来自技术研发与集中爆发,进一步擦亮上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块金字招牌;背后的“活力”来自体系融合、内部协同,实现大自主板块握指成拳、持续优化效率的同时,也要在合资合作的2.0新时代,实现对旗下合资板块的研发、技术、产品等全面赋能与提振。

一、擦亮自主创新的金字招牌

回看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双双突破3100万辆的中国新车销量版图中,国产新能源汽车是其中最亮眼的存在。

不仅其产销量不断提速,全年累计产销量双双突破1200万辆,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占比新车总销量的份额也首次来到40.9%,各大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创出历史新高。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与持续量变,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领域,持续累积技术创新与体验更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中国智造的一张新名片,也重塑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格局,更是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在全球汽车版图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一切的起点还要拨回到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汽集团时做出的重要指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洞察世界汽车产业技术演进方向的科学论述,不仅指引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方向,坚定了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与决心,同样,它也是上汽坚定走上技术自主创新之路的指针。

官方数据显示,这十年来,上汽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近1500亿元,获得了26000余项有效专利。

目前,上汽涵盖了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七大技术底座”,也已经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



譬如,在近两年来国内市场最热门的插混技术领域,2023年,随着首搭于荣威D7车型的DMH超级混动技术亮相,正式掀开了DMH超级混动技术在上汽旗下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全面普及的步伐。

譬如,在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与迭代方面,继2022年推出行业首个智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上汽零束银河”之后,目前,该方案已进化至3.0版本,并于2024年分步上车,2025年全面落地。

譬如,在兼顾极致安全、舒适与驾控乐趣的智能数字底盘方面,上汽也行业首创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VMC),该平台融合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四轮干式EMB制动、四驱电机以及电控悬架等先进技术,可实现车体6自由度集中控制。源于VMC平台的灵蜥数字底盘已首搭全新智己LS6参数图片)(参数丨图片),于2024年上市。



此外,以当前汽车行业最热门的智能驾驶为例,上汽同样手握多张“王牌”。

譬如,上汽是唯一一家乘用车与货车两个项目均成功入选国家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试点名单的企业。

譬如,目前,上汽旗下40台L4级智能驾驶集卡正式落户秘鲁钱凯港,作为我国海外首批大规模智能驾驶港口运输车在秘鲁开展商业化运营。



譬如,2024年底,智己汽车发布了“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式智驾大模型”,成为行业内首个同时具备L2、L3、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的汽车品牌。

譬如,最迟到2026年底,上汽就将发布面向终端用户的量产版L3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有望率先为国内消费者带来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体验。

手握以上这些各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王牌,2025年,进一步擦亮自主技术创新这块金字招牌的上汽才有底气和实力支撑起大自主板块业务的持续向上突破。

此外,上汽创新研发总院院长芦勇还表示,“我们确定了构建‘大单品’的开发模式。所谓‛大单品’开发模式,就是通过平台化、规格化,把单品规模做大,把成本降低。”

据悉,目前研发总院负责上汽整车软硬件、架构技术和共性高价值模块的统一开发,以及前瞻原创技术和先进工艺及相关能力的建设与产业化等。

2024年,随着智己、飞凡的研发业务也并入该院,智己和飞凡的新产品从立项到整体开发,也均由研发总院统一负。至此,研发总院将为智己、飞凡、荣威、MG四大品牌提供基础开发,从而进一步提升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研发聚焦、效率优化。

同时,上汽方面还对外表示,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上汽国际、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将“握指成拳”,未来,上汽也将对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二、赋能合资合作的2.0新时代

在中国品牌集体爆发的背景下,如果说,“握指成拳”的自主板块是上汽顺势而为的主动出拳,那么,以往一向扮演着上汽销量、利润双料奶牛的两大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负责做出增量的上汽奥迪,都是上汽仍要着力护住的业务基本盘。

对于这三个合资品牌来说,顺利穿越2024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乏亮点与看点。

首先,提前完成合资续约至2040年的上汽大众,全年累计销量新车12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4.3万辆,以“燃油车市场单一品牌冠军”和“合资新能源头牌”这两个指标,捍卫了合资车企先行者的荣誉。

其次,上汽通用全年累计销量67.3万辆,新能源车型销量10.49万辆。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主力新车的密集升级换代推向市场,辅以一系列灵活高效营销策略的助力,实现了终端月销量的六连涨,市场表现企稳回暖,并于第四季度实现企业利润回正。

再次,上汽奥迪全年累计销量达43,220辆,新车交付同比大涨70%。同步全力推进网络渠道布局,目前销售网点已突破220家。

基于2024年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2025年,上汽也为旗下合资板块制定了积极的业务目标,并且进一步将集团全面掌握的电动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迁移和赋能给合资板块。

第一,立足于“直联用户、服务为本”的工作方针,为实现将营销服务做到行业No.1的目标,上汽大众正在建设数字一体化的营销服务体系。

经销商网络建设方面,2025年,在淘汰一批的情况下,上汽大众及上汽奥迪双品牌的经销网点还将净增100家。

由此,既为上汽奥迪今年的两款新产品——上汽奥迪A5L、AUDI首款纯电动车型的发力做好准备;也是为2026年起,步入产品大年的上汽大众做好网络渠道的准备。

据悉,自2026年起,上汽大众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率先投入市场,此外,还有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根据规划,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共计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第二,销量企稳回升、利润回正的上汽通用也开启了业务进击模式,吹响了合资车企的“反攻号角”,志在凭借更为快速、更接地气的本土化产品开发,快速响应中国用户需求,成为合资2.0时代的领头羊。

2024年12月底,上汽通用不仅与全国33家主流汽车经销商集团签约,计划在全国40座城市新建54家经销店,同时,还制定了一份堪称激进的新产品投放计划。

据悉,从2025年到2027年,上汽通用计划共推出12款全新车型,100%为新能源车型,兼顾纯电、插混和新的增程技术,覆盖轿车、SUV和MPV的多种车身形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车型的产品定义,尤其是软件和数字化功能将完全由上汽通用和泛亚主导,100%围绕中国用户需求展开。

从这份合资板块的新年Flag,尤其是各个品牌的中长期发展计划不难看出,在三大合资品牌的逆势扩张行动背后,是上汽紧盯本地需求,是体现中国速度,更是将手中已经完全掌握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核心技术,主动赋能合资合作2.0新时代的积极尝试和快速落地。



这方面,2024年5月20日,上汽与奥迪双方官宣的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ADP平台,以及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全新AUDI品牌三款智能纯电车型就是一个最好的样本。

此前,项目管理团队负责人、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在接受路由社Roadbook采访时提到,“项目采取奥迪、上汽集团、上汽大众三方合作开发的新模式,与本地产业链伙伴保持开放、合作,预计将使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超过30%,3款规划中的新车型也将在18个月内陆续推出。”

同时,据他透露,即便是升任上汽集团总裁之后,贾健旭依旧高度关注着项目的进展,几乎每周都与宋斐明保持着密切沟通,亲自了解项目具体进度并积极参与集团内部的资源协调与工作推进。


上汽集团总裁 贾健旭

作为该项目背后的一位“关键先生”,时任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贾健旭不仅是让AUDI品牌得以快速落地、加速量产的重要推手之一。如今,也正是这位在2024年中干部大会上说出那一句“要学会跪着做人”的上汽集团总裁,正在带领上汽人“一鸣惊人地干”,并努力挺直脊梁站起来。

对于国企们来说,面对车市竞争加剧、行业淘汰加速的2025年,究竟是长安与东风这种“闪婚式”的合并重组更有活下去的希望?还是上汽这样向下扎根式的“跪着做人”更有站起来的胜算?

于此,我们当然无法提前做出准确的预测。

不过老话说得好,天助自助者。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也提示说,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部矛盾(外因)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所以说,与其等待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的成熟,去推动企业变革与整合,倒不如从内部矛盾和内部因素出发,去发掘企业改革与创新的动力。

明确立下2025年Flag的上汽,自然属于后者。擦亮原本就积累深厚、持续突破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块金字招牌,并且,用它来撬动大自主板块的上扬表现,同时又用它来广泛赋能合资板块的销量反弹与市场反攻,这一系列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动作都将帮助上汽重回行业第一梯队、回归市场主流视线。

“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最大的浪费是时间,不是钱”。正如履新上汽集团总裁不久,贾健旭曾经的一语中的,2025年的销量“开门红”和这份重回榜首的年度Flag,帮助上汽抢回来的正是异常宝贵的时间。

-FIN-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