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天神之眼”像是一把利刃,直插所有自主与合资车企的心窝。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2024年的比亚迪,一共卖出了超427万辆新车。
顺势,拿下了中国汽车市场企业销冠与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冠,两项含金量颇高的荣誉。与此同时,也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冠收入囊中。
必须承认的是,能够在如此内卷的大环境下,取得这样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真的令人感到颇为欣慰与惊喜。
作为见证者,如果要问过去365天,比亚迪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疑把选票投给对于终端消费者心智的占领。
换言之,当新能源车一跃成为整个大盘的“香饽饽”,今天文章的主角用一场包含技术、产品、营销、服务等多维度的猛烈进攻,让大家认识到了谁才是眼下正确且没有争议的选择。
尤其是位于需求最为庞大的主流区间之内,比亚迪近乎用碾压的状态,彻彻底底实现了“油电同价”甚至“电比油低”。
由此带着上述累累硕果,今天文章的主角迈入2025年。
可以预见的是,虽然中国车市的竞争已然变得愈发激烈,但依旧无法阻挡比亚迪追求更高的目标。
而当大家好奇这位“大魔王”,将会祭出一波怎样的全新杀招,应对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时,昨晚答案正式揭晓。
借用其掌舵者王传福的话说:“我们开创了全民智驾时代!”
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发布会
“比亚迪再次拿出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发布会。”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自从比亚迪强势崛起后,举办活动的水准越来越高了。无论是整体节奏的把控,还是高管们的台词与表现力,包括PPT与视频物料的制作,都足以称得上自主品牌之典范。
而昨晚,同样也不例外,接近两个小时聆听下来,本段开篇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发自内心最由衷的感触。
首先登场的王传福,一边不疾不徐总结了2024年自主品牌与比亚迪所取得的突破,一边直接全盘托出打赢电动化的上半场后,智能化将是决定所有主机厂下半场座次排序的胜负手。
其中,高阶智驾更是重中之重。
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比亚迪一直追求技术平权,在该维度也不例外。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达21%,死亡率高达83%。
智驾技术可实时监测路况,精准规避潜在危险,大幅降低驾驶疲劳所带来的风险,提升驾驶安全。
然而,纵观当下汽车市场,智驾车型动辄要20万元以上,较高的价格让绝大部分人难以享受智驾。
“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享!”
王传福的一句话,瞬间引发阵阵掌声。随即,官宣比亚迪率先将高阶智驾引入全系车型。意在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推动中国汽车行业高阶智驾技术的普及应用,引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浪潮。
到了具体展示环节,作为实现的载体,比亚迪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
即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进一步拆分,天神之眼A主要应用在仰望,天神之眼B主要应用在腾势(参数丨图片)及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则搭载在比亚迪品牌。
之后登场的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东生,更是着重介绍了背后的平台架构与底层逻辑。
尤其是针对天神之眼C, 什么配备前视三目5R12V感知硬件及端到端控制算法,什么实现架构、传感器、算法、数据四大领先,什么能够实现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领航辅助,什么可以做到代客泊车AVP等功能,什么未来将通过OTA升级记忆领航,适用于上下班通勤等高频出行路线场景……
反正,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因为他清楚的知晓,如果说天神之眼A与天神之眼B决定了比亚迪在智驾赛道的纵向上限,那么天神之眼C则决定了横向广度。才是攻入主流区间、做到“全民智驾”,与大多数终端消费者建立认知桥梁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比亚迪王朝网路天与海洋网张卓两位“黄金搭档”的登台,把整场发布会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不仅全盘拖出天神之眼 C首批上市的共计21款车型,还像“报菜名”般逐一介绍了它们的产品亮点。
相比之下,最终万众期待的售价揭晓环节,当二者牵着手共同喊出的那句全部“加配不加价”,直接引爆了在场所有人。
更直白来讲,昨晚你目之所及的一切,比亚迪都用最大的诚意进行了兜底。夸张到就连6.98万元的海鸥入门版,都搭载了天神之眼C。
不禁感叹,“恐怖,太恐怖了。”
那些底气、野心与担忧
2024年的“科技梦想日”上,比亚迪种下了深耕智驾的树苗。仅仅过去一年,随着正式迈入全民智驾时代,这棵树苗无疑越来越茁壮的成长。
那么,什么才是其不断向上的催化剂或者底气?殊不知,昨晚的发布会上,其实王传福已经给出了答案。
“首先,比亚迪拥有巨大的数据优势,目前累计销售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构建起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同时,比亚迪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研发人员超11万名,其中智驾工程师共5000多名,可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可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驾普及。”
换言之,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
而在我心中非常坚信,今天文章的主角将用行动,让智驾慢慢从新能源车一个可有可无的配置,蜕变成一个必须存在的产品特质。未来,新能源车没智驾,就是所谓的“功能机”,注定将会被淘汰出局。
“2025,买车看智驾。”
结合王传福的精湛总结,昨晚那场发布会,实际上又在另一维度,发起了对于终端消费者的心智战。
一举一动之间,野心呼之欲出。不吹不黑,天神之眼像是一把利刃,直插所有自主与合资车企的“心窝”。比亚迪的潜台词好似在说:“有本事你也玩全系标配,做不到那就立正挨打。”
尤其是对于合资车企而言,单论电动化维度已经被拉下一定的距离,眼下智驾维度又出现了难以逾越的偏差甚至鸿沟。
这游戏,叫它们还怎么玩?
或许,在比亚迪的生意经中,接下来最愿意看到的局面便是,诸多手握10万元预算的潜客将智驾视为购车刚需,那么能够入围的选择将少之又少。
反观今天文章的主角,打开门户、任君买单,昂着头便是一句,“没智驾你还卖什么车?”
而截至目前,从相关消息来看,年销500万辆将会是比亚迪2025试图冲击的销量目标。结合其全系标配的战略打法,也就是说届时搭载智驾并上路的新车,同样将会无限趋近500万辆。
什么概念?要比包括“蔚小理”与华为、小米在内的新势力造车相加还多。由此再次不禁感叹,“吓人,太吓人了。”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车市,得益于比亚迪的疯狂助燃,以及诸多友商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智驾总有一天会变为中国汽车的一张重磅名片。
好了,结束了夸夸模式,还想谈谈昨晚发布会后的我两点担忧。
其一,迈入全民智驾时代的代价,肯定是用户教育成本的激增。500万辆带有智驾新车的上路,必定会给比亚迪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怎样进行提前的预防、规避与应对,将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
其二,如前文曾提及,天神之眼A与天神之眼B决定了比亚迪在智驾赛道的纵向上限。在该维度,虽然今天文章的主角已经渐渐追上了头部梯队的研发进程,但与真正领跑者之间在体验端的差距还很明显。
天神之眼C所带来的技术平权固然惊艳,不过绝没有到沾沾自喜的地步……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
长安东风整合冲冠,央企也要争夺汽车话语权
马斯克,“部长”难当
小县城的心智,不愿被电车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