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专家施旭光主任表示,最近在门诊上,很多患者都反映过完年后总觉得不舒服:胃口差、吃不下饭、整天疲惫不堪,甚至连话都不想说。
还有的人会腰腿酸软、手脚冰凉,稍微吃点凉的东西就会肚子痛、拉肚子。
其实根源大多在于脾胃虚寒,正气不足。
想要改善这些症状,不能只简单地补脾,还需要从补阳气、扶正气入手,需要的人点赞 转发 关注。
为什么要补阳气?
阳气就像是身体的“能量源”,当阳气充足时,脾胃功能强健,消化能力好,食欲正常,食物也能被充分吸收,转化为气血。
这时候,人会感觉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身体强壮。
相反,如果阳气不足,脾胃功能就会变弱,消化吸收变差,身体也会出现各种不适。
所以,针对这些症状,不仅要补脾胃,还要提升脾阳,让脾胃的阳气充足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消化食物,减少湿气的生成。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升脾阳
如果你有小腹冷痛、怕冷、手脚冰凉、不敢吃凉的东西、胃口差、容易拉肚子、大便稀溏不成形、胃胀反酸等症状,舌苔白腻还有裂纹,那可能是脾胃阳虚。
脾胃阳气足了,不仅能驱散寒湿,还能增强消化功能。
可以参考小建中汤来温补脾胃,驱寒祛湿。
小建中汤
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
主要作用是:温暖脾胃、增强消化功能,补充气血,促进食欲,缓解疼痛,舒缓肝气,解除痉挛。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痛腹胀、疲劳乏力、食欲不振、多汗失眠、阴虚内热以及手脚冰凉等症状。
2. 升脾肾阳气
如果你除了上述脾阳虚的症状外,还有膝盖发凉、腰酸腿软、尿频尿急、大便里有未消化的食物等情况,那就需要同时补脾肾阳气了。
因为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肾阳不足,五脏功能都会减弱,这时候光补脾胃是不够的。
可以参考桂附理中汤来温补脾肾阳气。
桂附理中汤
由肉桂、附子、党参、白术、炮姜、炙甘草组成。
主要用于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特别适合脾肾阳虚的情况。
理中汤本身有助于健脾胃,调理中焦,温暖脾胃的阳气。
加入肉桂和附子后,还能补充肾经的阳气,帮助阳气进入肾脏,同时促进脾胃的气血来滋养肾气,从而实现脾肾双补的效果。
总之,补阳气是关键,脾胃和肾阳同时调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些不适症状。
年后身体不适,大多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有关。
阳气足了,脾胃功能才能恢复正常,身体也会变得更有活力。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不妨试试从补阳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