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真的,外界褒贬无常,一个人的境界该是宠辱不惊。
2.
我有耐心读自己出版的作品吗?我会不会脸红心跳地赶紧合上?
3.
我很清楚记这种日记不算写作,尤其因为我刚刚重读了这一年来的日记,那种肆意和杂乱让我震惊,我写得飞快,晃晃荡荡,有时又戛然而止,让人无法忍受。
4.
我在独处时要比与他人在一起时更愉快。
5.
四十岁的我才刚开始了解自己大脑的运行机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工作并获得最大程度的快乐。我认为,秘诀在于总是将工作设计得令人愉悦。
6.
不管怎样,我总以为书读得精细些并不为过,字里行间的每一个暗示都该看得真切些,显见的意思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但也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的情感有时候会被曲解。
7.
我现在发现了一种理论:思想的丰富与语言的流畅就是写作的目的。
8.
我确信(在我四十岁时)我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而这种兴致足以支撑我在没有外界赞誉时还能继续写下去。
9.
思维转换成语言的过程很缓慢,而且容易引起误会。你总得停下来,寻找合适的词语。当然,还有句子结构,你得选择恰当的句型。
10.
身体健康,用心让自己从生活中得到最大的快乐,肯定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事。我不喜欢的是,我觉得自己老在操心,或者让别人替我操心。不管这些了,我要写作,努力写。
11.
其实只要我想,我是可以挣到钱的,可我尽量避免为金钱而写作。
12.
我想到该有一种像蜗牛壳一样便于携带的房子。或许未来人们的房子就像小扇子一样轻便,扛起来就能上路。生活将不受制于这四面墙壁。
13.
昨天早上我收到了摩根的信,他说,“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远航》”。尽管他在信中同样表达了钦佩之情,并解释说他只是匆忙一读,以后肯定会重读一番,他的这句话还是一下子抹杀了其他人给予我的快乐。嗯,我还是接着往下说吧。下午三点钟左右,我逐渐想通了,并且为他的指责而不是他人的赞美而感到愉快轻松。那感觉就像是我在柔韧的云朵和软绵绵的山坡之间舒舒服服地打了个滚,又一下子回到了人间。
14.
我们人类——哪怕再心灰意冷的人——终究是群居性动物呵!
15.
人的思想可真神奇!它反复无常,没什么忠诚可言,又很容易受影响。
16.
总体而言,我还挺喜欢当年的自己,她真是个非常有头脑的女孩子。她多么英勇地接受了挑战。
17.
说真的,创作使我快乐,被阅读却没有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