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车可谓把热搜承包了。

一件坏事,一件好事。


断轴争议

首先是断轴争议。

近日,有小米车主称,其父驾驶自己新买的SU7 Max驶过坑洼路段后,汽车出现了断轴情况,该车主表示对小米汽车的质量存疑。

2月9日,小米汽车发布澄清公告,从另一个角度复盘了事情的全貌。


图片来源:微博

事件经过

2025年1月30日上午10点56分,一辆小米SU7在淮安盱眙的乡村公路上行驶时发生了事故。当时,驾驶员以约70km/h的速度通过了一个限速20km/h的路段,车辆在经过一处破损路面时,车身部位冲击到坑洼边缘,导致车辆右后侧轮胎、轮毂、悬架等部位受损。

事故发生后,车主于当日11点19分通过线上渠道反馈了事故情况。小米汽车400客服为其代报保险并安排了拖车救援服务。

保险勘测员到达现场后,要求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但驾驶员拒绝配合,最终未能完成检测。车主随后同意放弃向保险索赔,自行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损失,并与保险公司签订了《放弃赔偿声明》。

事故原因

小米汽车明确表示不存在所谓的“断轴”情况。经小米汽车门店和工程团队实地考察,推断车辆受损是由于超速行驶和路面坑洼的强烈冲击导致的外力受损,而非产品质量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车辆在超速通过坑洼时,轮胎因异常受力而爆胎,冲击力传导至轮圈和摆臂,最终导致摆臂受力过载后断裂。

车辆检测结果显示为事故外力受损,而非产品质量问题。

其他情况

小米汽车在事故发生后提出了维修方案,但车主最终选择放弃保险索赔并自行承担损失,因此双方未能就维修方案达成一致。此外,小米汽车还强调,车辆的底盘设计和制造工艺均经过严格测试,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这件事比较微妙。小米汽车的公告,强调无产品质量问题,事故成因主要是路况不佳以及车主的危险驾驶行为,比如超速(点出不接受酒精检测)。

不过公众在意的是,视频呈现的路况,“别人都不断就你断”,许多网友认为,小米的公告有转移注意之嫌。

常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尽管乡村道路限速40,部分狭窄或危险路段限速20,但因为没有监控,并且车流量、人流量较小,很多司机会选择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超速。

社媒平台上甚至出现了不少XXX申请出战”“XXX申请起飞”的路测视频,试图踩着这波热度,证明其他品牌的产品力。

亦有驳论称,根据车主释出的视频,行车记录显示,当日9点左右,车辆轮胎就已经出现了故障,不及时驻车,等待修理,反而继续行驶,进而导致了后面的“断轴”。

真相如何,或有待消息进一步释出,只能说,“人红是非多”,这是独属于小米的困扰。


路测一千公里

说完争议事件,再来看看利好。

2月8日晚,雷军发文透露,今天是小米YU7冬季高速长途的测试活动,主要测智能驾驶和续航等项目。


图片来源:微博

此次测试活动早上6:10出发,晚9:10结束,雷军称自己开了1310公里,几乎全程高速,平均时速100km/h以上,路上最低温度-10℃中间充电2次。“YU7目前表现不错,我们圆满完成本次任务!”

有网友评论为雷总一线督战,实测小米YU7的性能”。

另一条有趣的评论是斌式跑法(平均90km/h)已经过时,最近流行式跑法(平均100km/h)。

这就涉及到一条旧闻了。

“报告大家,经过14小时01分钟的努力,150kWh电池续航测试在还剩3%电量的情况下,最终成绩达到了1044公里!”2023年12月17日深夜,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

12月17日,李斌与一员工接力驾驶ET7进行150kWh电池包续航测试直播,有200万人在蔚来官方直播间进行了在线观看。

具体来看,其于当天上午6:32从上海世博中心换电站出发,彼时气温为零下2摄氏度;在经过慈城、台州、苍南、福安、连江、朴里服务区后,最后于当天晚上20:33到达福建省厦门市的龙掘东服务区。

有网友在蔚来官方微博评论区如是建议道:“下次可以速度稍快一点,以及往北方较冷地区开,测试一下实际最低续航里程,然后体验一下换电、超充。”

这才有了前述从“斌式跑法”到“雷式跑法”。

不只是阴阳速度慢,换电模式一样挨喷。有网友表示这要是75度换电,保底换5次才能抵达吧?


从致敬到盖压?小VS特斯拉

小米SU7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3,小米YU7则对标特斯拉Model Y

在小米和特斯拉的“对决”中,蔚来总是无辜躺枪,当然部分原因是蔚来最早标榜自己是“中国特斯拉”。

言归正传。

前不久,小米股价刚刚突破万亿港元,SU7订单供不应求,形式可谓一片大好。

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卖了65.7万辆,创历史最高记录。

小米SU7在2024年3月底上市,4月启动交付,全年交付量超过13.5万辆。

同时,雷军已经立下了flag2025要实现年销30万。两款车型,可以说是直接和特斯拉拼刺刀。

不过雷军是懂营销的。

从造车开始,小米就一直拿行业内标杆特斯拉、保时捷等作为对标,相当于变相告诉消费者,小米汽车要做的就是特斯拉+保时捷使消费者瞬间对小米汽车有了画面感的认知。可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巨人”。

在阐述产品价值的时候,雷军针对小米SU7的各种指标直接和特斯拉进行比对,从而显示出自身优势。就连发布会的定价环节,雷军也直言不讳地说向特斯拉致敬,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3万元,妥妥的“傍大款”。


结语

按照计划,小米YU7年中上市,市场普遍预计SU7+YU7完成这个目标应该不难,毕竟SU7的订单还积压了不少。

你觉得小米SU7+YU7今年会卖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