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车市的开局比预期更激烈,价格战的血腥味依旧弥漫至每个角落。当一众品牌高举“以价换量”的大旗,在销量与利润的钢丝上摇摇欲坠时,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博士却抛出一个近乎“反常识”的答案——“稳,就是对抗内卷的最高级策略。”



在行业集体癫狂时,林肯选择回归本源:用体系力筑起护城河,用差异化守住溢价权。

这绝非妥协,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反叛。

用基建的“钝功夫”对抗市场的“快节奏”

去年一年,虽然林肯中国销量总量有所下降,但其在燃油豪华车市场的占有率显著提升,全年增长至2.3%,一度超越保时捷。其中,航海家参数图片)的市占率提升至5.2%(1-11月数据),创历史新高,超过凯迪拉克XT5,月均销量稳定在2000台以上。林肯Z的市占率较第一季度实现翻倍,达到2.2%。

今年保住市场占有率是林肯的首要目标。“今年我们其实除了领航员以外,其他没有全新的产品,我们纯粹是靠营销执行,加强一线执行。能够把占有率稳定住,大蛋糕的事我们影响不了,但自己的这一份要保留。”贾鸣镝说。



第一,从“百米宽”到“千米深”

“过去我们追求广度,现在必须向深度要效率。”贾鸣镝坦言,林肯过去十年的发展依赖进口与国产化的“波浪式跃进”,但基础管理存在短板。2025年,林肯将聚焦“三剑客”模式(销售、市场、售后),强化区域协同,从线索转化到试驾跟进,每个环节必须“抠到毫米级”。例如,经销商反馈的产品问题不再被踢皮球,而是由总部直接介入解决,“稳”住每一笔订单的交付信心。



第二,轻量化下沉,重剑无锋

林肯中国针对当前由113家门店构成的销售网络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增设1S、2S店,该品牌将在鼓励轻量化运营的同时,把服务网点的数量逐步提升至180家,进而增强其服务网络对全国市场的覆盖率。这些新服务节点,功能走向专一,有些不以营业额为重点,而更多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



林肯还在推进渠道下沉计划,主要针对林肯尚未覆盖的地区,比如四五线下沉,支持经销商自主建立销售网络。蓝海计划则聚焦集团用户,通过与福特体系联动促进转化。

在贾鸣镝看来,林肯的一线工作尽管艰苦而略显琐碎,但它将帮助林肯真正面向中国客户,完成“为什么要选林肯”的沟通任务。它们不追求爆发力,但“稳”的本质是让机械的每个齿轮都能自转。

抛开宏大叙事,做“小而美”的情感狙击手

如今局势是严峻的,25-50万燃油车市场的战书已写明:智能化是唯一通行证。激光雷达、8295芯片、城市NOA……参数表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当行业沉迷于“全都要”时,林肯敢于承认“智能驾驶不是我的卖点,但绝不能是短板”,只要补齐即可,真正的竞争优势依然在于品牌的差异化。如今林肯“放弃大品牌层面的自说自话,把每台车变成用户的生活提案。”



比如当行业用参数轰炸理性时,林肯注重在每一款产品上用场景攻占感性,将“稳”升维为一种用户价值观。

比如林肯注重衍生和个性化版本的更新,它相信豪华本身讲究的就有一个稀缺性。



再比如它把产品的场景和体验感继续精准化和圈层化,陆续与安缦酒店、养云社区等进行了合作,精准贴近高端圈层客户。

林肯还推出“蓝海计划”,深度绑定集团客户,以定制化服务来强化商务场景黏性。

所谓营销,不是一下干件大事,而是做对一系列小事。这些更贴近用户实际生活和圈层的细致营销,反而让品牌在红海中撕开一道裂缝。

与此同时,产品的细化,稳固的价格体系让林肯产品的保值率成为美系品牌的佼佼者,成为用户心中“低调但可靠”的象征。



林肯的“稳”,是体系化的防守,更是蓄势待发的进攻。它终将证明:在过度竞争的市场中,清醒的克制比盲目的扩张更需要勇气。

贾鸣镝说:“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笑下山的人。”而林肯的答案更耐人寻味,它不在山顶,也不在山脚,就像在半山腰建了一座灯塔——照亮那些既渴望远方,又需要停泊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