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说到了,咱们现在开发商的数量已经是比全世界都要多了,而接下来大多数的开发商都会消失了,可以看出,后续这种现象正在加速进行中,因为开发商的压力可以说不会比楼市压力小了,大家都在等着25年楼市能够完全止跌企稳,还在硬熬的开发商能够喘息一口气,但是实际情况大家都看到了。

从千亿房企的层面来说,去年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到11家了,但是在四年前却有高达40多家,可以说直接缩水了近80%了,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高增长的楼市时代了,三高模式可以说行不通了,整体市场的蛋糕已经缩水了,就拿去年百强房企的销售总额来说,只有4.35万亿了,同比下降超过了30%了,但是楼市高峰期的2021年却有近9万亿了,所以去年的蛋糕连高峰期额一半都没有达到,也可以看出来开发商要卖房回收资金的难度是呈现直线上升的,过往出个海报搞个看房团就能很轻松的卖掉房子,还得收各种茶水费或者手续费,买个房还得连夜抢购,但是现在基本很难看到这种场景了。

而这几年为什么开发商频繁的出现暴雷,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销售回款的收入减少导致的,因为百强房企的销售总额跌幅都超三成了,开发商的造血能力必然是出现减弱了,所以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来源去支持,那像很多民营开发商只能走到暴雷、债务展期或者烂尾的局面了,还有的混合制房企都走到了比较被动的局面了,甚至有的控股房企的集团直接放弃房地产开发业务了,当然,如果卖房困难的话,只要融资能够持续回血也还能撑住,但是包括金融机构现在也不敢轻易贷款给到这些房企了,就像房企烂尾这种情况,如果房企还不起钱了,拿到这些烂尾楼也没啥价值了,房企建好的房子都卖不出去,更何况烂尾楼这种了。

当然,上面一直在说要给房企白名单,让银行等加强给这些房企融资,但是实际情况咱们看看,从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来看,去年房地产行业共实现了债券融资5600多亿,同比也是下降了超18%,因为借钱出去的前提是要这些房企有偿债的能力,所以融资金额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傻的,你都赚不到钱了,怎么奢求融资机构愿意借钱出来呢。

当然,大家现在谈的比较多还是曾经的楼市好学生万科了,作为混合制房企,大家都把它当做楼市暴雷的底线了,现在万科是没有暴雷的,但是亏损方面确实很明显的,去年净利润的亏损就达到了450亿元,同比都下降了4倍多,而且已经由深圳地铁国资进入接管了,高管基本都换了一圈了,后续的各种动作基本都会有国资的决策在了,以前是经理人的方式,万科赚钱分给深圳地铁就行了,也不会过多插手日常经营,后续就不一样了,日常的采购、销售、营销等方方面面都会直接管起来了,可以说完全掌握话语权了。

所以今年楼市还是追求止跌企稳的一年,债务方面的风险还需要时间去出清,现在大家可能听的比较少房企暴雷了,但是不意味着房企不会暴雷,因为接下来就是大量房企重组和整合的时间点了,谁能活下来可能才能最后的胜利者,因为资源和蛋糕是非常有限,内卷之后大家都快撑不下去了,而且一线还没有出台完全松绑的政策,其实也是表面触底还在进行中,今年还是楼市政策的相对大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