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除了与亲人团聚,跟许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们聚上一聚,也是不少深圳人的必备节目。

但是,关于“要不要去同学会”,如今也让许多人左右为难。

除了重温学生时期的友情,事业与收入都是同学聚会难以难免的话题。 故而,还被不少人吐槽为“名利场”。

老家在湖北的阳阳,自毕业后就没参加过同学聚会,今年春节也照旧推掉了高中同学的聚会。

在他看来, 成年人的同学聚会不止是一场精神内耗,还是一场攀比大会, 有人晒 豪 车 ,有 人 显摆事业。 混得不好,去了也是自讨没趣。


有人说同学聚会的性质,往往取决于参加者们的年龄。

例如25岁,刚毕业几年,久别重逢,主打怀念。到35岁后 ,在社会摸爬滚打久了,见面就是 各取所需、交换资源。

都说深圳人务实,同学聚会嘛,也大多逃不过这个流程。

正如钱钟书先生在《论交友》一文中说:

“我们讲交情,揩面子,东借西挪,目的不在朋友本身,只是把友谊作为可利用的工具……”

纯粹的同学聚会依旧存在,许多人会借着契机欢聚一堂,共忆往昔。 然而,少年的情谊纯粹而真挚,步入中年,人们往往更关注现实利益。

这也难怪不少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出同学聚会,甚至销声匿迹。

所以话说回来, 你最近一次参加同学会是什么时候呢?如果个人发展不好,你会害怕参加同学聚会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