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山东济宁,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同为“济”字辈的省会济南工作,从那时起我的乡情便由着那古济水在这两地徜徉。在济宁出生、长大,在济南立业、成家,一路幸福、快乐地走着。济宁的小伙刚新晋为济南女婿,过年第一次在济南、济宁两地穿梭,不仅毫无奔波感,而是满程欢喜。
返“济”
每年除夕和初一,我们都会依偎到爷爷、奶奶身边过年。今年也不例外,因为媳妇的加入,更喜庆热闹了。这几天,不识字的奶奶变成了“文化人”。包饺子时念叨着“更岁交子,福禄团圆”,蒸花糕时念叨着“步步登高,一年更比一年高”,炸丸子时念叨着“过油过油,越过越有”……大年初一一大早,奶奶把加了蜂蜜的鸡蛋茶递给我们小两口,说道:“祝你们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圆圆满满”;把叠进福包的压岁钱掖到我们口袋里,我推辞说:“我都上班挣钱了,不再要压岁钱了。”奶奶佯装生气道:“你不要,就交给我孙媳妇。”奶奶把她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对后辈的爱包进了饺子里、揉进了花糕里、沏进了蜜茶里、叠进了福包里。
“府到府,三百五”,这是老一辈人描述老家济宁(兖州府)到济南的距离。在交通如此便利的今天,三百五十华里的距离高铁也就半小时,开车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年初三的京台高速特别繁忙,得益于开阔的双向八车道,虽然车辆鳞次栉比,但仍是畅通有序。驶过曲阜,车流便少了下来,我暗自忖度,这都是赶去孔府过大年的吧?第二天,恰就接到了好友的邀约通知,“听说曲阜明故城又办起了花灯展,还有灯光秀和各种民俗表演,一起去看看吧”。说走就走,当日成行。
过了神道路,只见红彤彤的灯笼挂满了古城墙,护城河两岸的树上垂下一条条闪烁着《论语》章句的“书简”,万仞宫墙光影幻化中演绎着大哉孔子,娥眉月下城阙朱楼流光溢彩,火树银花、灿若星河,映红了旁边的巍峨庙宇、千年庭院。在这见证古老文明灿烂绵长的城墙门坊和古巷碑碣上,霓虹光束交错闪现,古墙新影相映成趣,一派和谐生动。我确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如同这被点亮的古城墙、古文字一样,在现代化的推进中更加璀璨夺目。
归“济”
春节的济南游人如织,趵突胜境的牌坊前排起了长龙。因为刚到济南时租住的房子就在趵突泉附近,领略过很多次趵突腾空的生机,便不在这摩肩接踵里凑这份热闹,去享受一下两人漫步街头的意趣。在被称作“响晴”的天气里行走,被一条条街道的名字打动了,舜耕路、布政司街、榜棚街、旧军门巷、贡院墙根街……我望文生义,脚下便曾是舜帝耕种的土地?齐鲁总制的部院?科举放榜的棚廊?山东提督的衙署?贡生读书的学堂?顺着古老的街道回望,从大舜在历山挥起拓荒的撅头,从李清照、辛弃疾把王师北定、关河安宁的愿景写成悲愤的诗、豪壮的词,从泺源书院传出“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新学声响,这座千年的府城沉淀了太多的文化传承!
沿着共青团路往东走,在五龙潭东南侧有一排修葺一新的建筑,走进这栋名为“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的砖木结构小楼,发现济南最靓丽的底色是红色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创立的共产主义小组同国内其他5个城市党的早期组织一起点亮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内传播发展的星星之火。
泉城路南侧一栋百年建筑也是张灯结彩,据说这里是1927年恒大银号的旧址,民国时期的山东官钱局,后来成为了齐鲁金店,现在是工商银行历下支行所在地。诸如此古朴典雅的工行建筑在很多城市都有分布,共同构成了百年来现代金融业发展变迁的缩影。
采撷孔子的深沉厚重和孟子的磊落豪雄,深受故乡济宁的文化滋养,那是我永久致敬和惦念的地方。在济南安家、奋斗,想必也会在此终老,泉水叮咚、海右日新,这是“新”和“心”的归宿。祈愿岁岁年年家国欣欣、喜乐安宁!
(大众新闻通讯员 王剑南 策划:申红 王菁华 吴永功 统筹:李忠运 梁利杰)
附:“忆乡愁 品年味”征文(点击查看)来稿须言之有物,立意新颖,角度出新。文字(配图)、组图、视频不限,文字稿1500字以内,视频2分钟以内。
来稿请投7047513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