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猜猜我是谁?”这些熟悉又带着一丝“神秘”色彩的话术,是不是让你心头一紧?没错,这就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假老板诈骗”惯用套路。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骗子精心设下的陷阱。日前,在河西区,就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大戏”,多亏了民警及时赶到,成功避免了300万元的巨额损失。


近日,公安河西分局陈塘庄派出所的电话骤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辖区某企业会计王女士焦急的求助声。原来,就在刚刚,王女士遭遇了一场“假老板诈骗”的危机,好在关键时刻,她脑海中浮现出民警强调的反诈要点,凭借着这一丝警惕,她第一时间向社区民警求助,成功踩下了转账操作的“急刹车”,保住了公司的300万资金。

事情发生在当天上午,王女士正专注于手头的工作,突然莫名被拉入了一个仅有3人的“内部”企业微信群。群里除了她,另外两人的头像和昵称竟与公司的两位老板一模一样。王女士心里虽有些疑惑,但并未多想。这时,群里一个“老板”的头像跳动起来,发来消息:“@王会计,查一下户上有多少可用。”王女士下意识地回复了相关信息。紧接着,“老板”又发来了一份《付款》文件,文件里详细罗列着需要汇款的账户信息。为了让王女士深信不疑,“老板”还特意发送了一条语音,语气急促,不停地催促尽快汇款。



看着这些信息,王女士心中警铃大作:“我得和老板打电话核实一下。”平日里,王女士多次参加民警组织的反诈宣传活动,反诈意识早已深深扎根在她心中。再加上她作为财会人员特有的谨慎,让她没有立刻按照“老板”的指示进行操作。然而,当她拨通老板的电话时,听筒里却传来了冰冷的提示音:“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王女士接连尝试了好几次,可始终联系不上老板。与此同时,微信群里的“老板”还在不停地催促,这让王女士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时间犹豫不决。

就在王女士焦急万分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社区民警,于是赶忙拨通了民警的电话。电话接通后,民警斩钉截铁地说道:“停止操作,我们马上就赶到!”这简短有力的话语,给王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


民警赶到后,迅速向王女士解释道:“这是典型的冒充领导诈骗。狡猾的诈骗分子利用木马软件,让真老板暂时失联,随后通过AI变声技术发送语音,就是为了诱骗你们财会人员上当。”听到这里,王女士惊出一身冷汗,庆幸自己多了个心眼。

随后,派出所联合分局反诈中心对该公司的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病毒查杀,确保相关设备以及账户资金的绝对安全。事后,真老板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公司险些遭受的巨大损失心有余悸。他专程赶到派出所,对民警的快速反应和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反诈宣传连连称赞。


这起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诈骗分子虽狡猾,但只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积极学习反诈知识,就能在关键时刻识破骗局,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反诈防线!

来源:公安河西分局

文字:樊晓慧

编辑:宋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