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四川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一线,针对旅游消费维权、用药用械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开展专项行动,为广大群众撑起“假日防护伞”。

乐山市

打出旅游消费维权“组合拳”

春节期间,为让游客和市民感受舒心安逸、年味十足的幸福美丽嘉州,乐山市各级市场监管干部职工坚持值班值守和市场一线巡查“两手抓”。


乐山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涉旅经营主体开展专项检查

针对乐山大佛景区周边、峨眉旅游沿线及夹江等地的26余家涉旅经营主体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节前专项检查,抽检珠宝、玉石、银饰品等商品共计20批次,发放诚信经营提示函6000余份。对投诉较多的6家涉旅经营单位进行约谈,依法查处违法行为2起,形成有力震慑。在涉旅经营环节全面推行“30日无理由退货承诺”机制,餐饮、质量、住宿等行业协会相继召开告诫会,强化行业诚信自律。

建立健全快速响应的投诉处理机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严格落实12315投诉举报热线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依托心连心邻里中心,在乐山大佛、峨眉山等重点景区,以及中心城区上中顺、张公桥等特色美食街区,设立6个“零距离市场监管(维权)服务站”。春节假日期间,累计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消费咨询与维权服务达600余次,全市共受理投诉举报10件,消费环境持续向好。

南充市

组织“药械化”专项执法检查

为全面保障人民群众在节日期间的用药、用械、用妆安全,南充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药械化”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对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周边的药店、诊所、美容美发店等场所进行了排查,检查内容包括药品购进渠道、储存条件、养护措施以及医疗器械、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已排查超过50家次相关经营使用单位,确保市场秩序规范有序。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零售药店的“哨点”监测作用,密切监控高风险“药械化”产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建立了“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问题迅速响应和及时处理。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进一步畅通了12315投诉举报渠道,及时高效处理了40余起“药械化”相关投诉举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宣传资料等多种渠道,广泛普及“药械化”安全知识,针对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特点,重点宣传了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增强了公众的安全用药意识。通过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经营者增强法律意识,诚信合法经营。

达州市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守护行动

春节期间,达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2025市监蓝守护幸福年”特种设备安全守护行动,针对春节节日特点和冬季气候特点,深入开展景区、游乐场所特种设备专项检查,坚决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

针对假期群众游玩高峰特点,聚焦景区、游乐场所等文旅场所,达州市场监管部门从严从细开展假期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局联合对文旅场所在用特种设备安全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各运营使用单位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做好假期设备安全巡查、突发情况处置等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3条客运索道、75台大型游乐设施、108台观光车,发现安全隐患15处,已责令使用单位立即整改14处,限期整改1处,有效确保假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雅安市雨城区‍

助力文旅消费提质增效

春节期间,雅安市雨城区市场监管局以消费者为中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市场环境,聚焦餐饮安全、价格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大重点领域,为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把好“三品一特”安全关。紧盯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方面,检查食品经营户149家次、餐饮服务单位68家次、商超等经营主体110家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8家次,排查整改隐患15起,坚决防范安全事故,让“年味”更有“安全味”。

维护市场秩序烟火气。线上线下发布《关于规范春节、春运期间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督促各经营主体规范定价行为、做到明码标价。对7家景区、17处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价格实施“日采集调度”,强化价格监测预警。

提升群众消费满意度。通过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春节期间,12315投诉举报电话全天候值守,及时受理投诉51件、举报4件。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向消费者普及消费知识,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旅游、家政等消费领域注意防范风险。

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针对自驾游、短途游等新兴消费模式,加强对28家旅游沿线餐饮、住宿等服务单位的监管,确保服务质量达标。支持碧峰峡、海子山等在线旅游平台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鼓励上里古镇等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等多样化选择,引导消费者理性点餐、按需就餐,营造勤俭节约的节日氛围。

李朝维 全媒体记者 柯增胜 何超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李星彤

校对 | 聂行

责编 | 张可

审核 | 开永丽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