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社会化营销快讯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春节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的春节,是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春节传统习俗活动,深入挖掘春节特色非遗元素符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节日充分融合,营造首个具体浓厚文化色彩的“非遗版”春节。
2024年12月,微博成立了“微博非遗智库专家团”,在春节期间,多位微博非遗智库专家,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文化洞察力,为传承与弘扬春节非遗文化贡献智慧,展开多维度探讨。既有对传统节庆文化内涵的深度诠释,也有对妈祖祭典等文化符号的学理剖析;既探讨数字化时代非遗传承的创新策略,也为文旅融合新场景的构建提供前瞻性建议。
让我们一同透过专业视角,探寻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与价值重构,回顾春节中的老传统、新年味,共同推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01
对待都市春节的理想主义学术情结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 万建中
02
如何保护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
让非遗真正活起来、传承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杨利慧
03
为什么说传统庙会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苑利
04
民众的坚守
是保障春节非遗生命力的基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安德明
05
非遗语境下的科技重构与文明共融
——沉浸研究视角下的2025年央视春晚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卜希霆
06
蛇年新春沉浸智创赋能文旅提质焕新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卜希霆
07
做好文旅融合
是让非遗焕发新生机的重要方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厉新建
08
“非遗资源的潜力应该如何挖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厉新建
09
妈祖祭典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服饰专业委员会会长 王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