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0日15时14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超83.53亿元,超《海王》票房成绩,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30亚洲电影。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最早在2月6日便预判该片或将突破全球影史前30门槛,而影片仅在四天内便完成这个“小目标”。当前全球票房榜显示,《哪吒2》已超越《海王》(83.53亿元)、《指环王:王者无敌》(82.54亿元)等好莱坞大片,暂列第30位,与第29名《美国队长 3》(83.75亿元)仅咫尺之遥。

记者获悉,在这部“成都造”动画电影制作团队中,有来自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的一群“动画人”精益求精地深度参与和制作,为“吒儿”成功“闹海”,贡献成都高校的“动画力量”。



在这部现象级动画电影核心制作团队中,有9名成员是影视与动画学院动画专业优秀毕业生。其中,郎思波担任资产总监,刘欣担任视觉开发/视效总监,漆俊成担任资产组长,马茜、赵子豪、张晴、陈俊雨、王鑫、贺天潞等校友分别承担资产建模、分镜设计、制片协调、动画师、2D美术等制作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刘欣、郎思波两位校友在《哪吒》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就担任总监,在两部电影制作中,他们带领团队“死磕”动画制作技术难关,实现了高质量视觉制作效果,不断突破中国动画电影制作“天花板”。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介绍说,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与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成都艾尔平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三十余家头部动画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同时,在专业教学中,动画专业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动画创作中发挥个性和想象力,开设了系列创意课程和工作坊(师生工作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以此实现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真实实践深度融合,培养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影视领域“新文科”“新工科”人才,从而精准服务成都乃至全国的重大战略发展需求。



“在《哪吒2》的制作中,校友们以自己专业的实践定义了成都大学动画专业‘动画人’的专业身份与动画精神,在克服技术难关中,彰显了他们的专业意志与艺术追求。他们如哪吒一般,不断突破,实现自我‘新生’。”该学院党委书记苟强诗在谈到参加《哪吒 2》制作团队的校友们激动地说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星宇 王茹懿 图据 受访者、网络截图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文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