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四川宜宾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发生山体滑坡,截至到2月10日,经过2天多的搜救,目前已找到1名遇难者遗体,仍有28人失联。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失联人员的生还希望已经渺茫。

2月9日凌晨,筠连县“2·8”山体滑坡灾害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通报了伤亡情况,同时称经初步研判,灾害原因系近期持续降雨及地质条件影响,造成高山位滑坡转化为碎屑流。



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太过渺小,所以避免灾难的最好方式就是对大自然足够敬畏并做好提前防范。如果说地震、雨灾等天气灾害无法避免的话,本次筠连县的山体滑坡事故却早有征兆,甚至相关的安全隐患就写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

根据当地村民的叙述,此次发生滑坡的山体在过去一二十年间,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大大小小的滑塌事故。发生滑坡的山脉地下有煤矿,煤场在此开采数十年,当地人也一直向上反映采煤对地质和植被的影响。



每当汛期,这座山就会发生山体滑坡,当地群众对此司空见惯。当地政府也曾对山体进行过监测和防护,事发区域还曾修过水泥矮墙和铁丝网,每个村庄还安排了了村民对灾害进行常规巡查。

公开信息中,筠连县公布的隐患点数据中,2021年的报告中,金坪村2组的隐患点类型为“崩塌”,威胁户数29户。2022年的报表中,金坪村一组仍然存在崩塌隐患点。





可见对于当地存在山体滑坡风险的情况,不仅当地村民知情,上级部门也了如指掌,而且做了不少的工作。按照当地划定的标准,金坪村的风险等级为三级,这代表着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相关部门给出的建议是建议“搬迁避让”。

当地的村民称,政府确实曾建议村民搬迁,但只是劝说,称搬迁会有一定补助,但没有强制搬离。因为政策不明确,很多村民觉得补助太低,而且没有配套安置,放不下土地,就没有搬离。

2024年夏天,该座山发生过多次滑坡,当地政府曾组织过勘察,但结果又一次不了了之。

如果说这次山体滑坡是因为对风险预估不足,去年正月十二,云南邵通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山体滑坡,共造成44人丧生。两地相隔仅160公里,血淋淋的事实胜过千言万语。

大自然给了多次预警信号,也给了足够的时间,甚至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报表上的信息也一次次出现在各种工作会议上。可是这些数据最终都只是一个符号,报表就像一个道具。



此次灾情,仅发改委就拨付了5000万的灾后恢复资金,而灾后重建和灾民安置预计损失数亿元。筠连县一年的税收仅仅7亿元左右,一次山体滑坡的损失,可能要花去全县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财政收入。

多少年自然灾害的沉痛教训给百姓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我们的工作重心往往放在救灾和灾后重建上,但减灾的意识却严重滞后。我们各级部门热衷于排查、汇报,却在关系百姓生命安全的问题上举棋不定。

相信这样的安全隐患绝不仅仅是这两个地方。从根本上解决生态脆弱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不仅是民生大事,更是最经济的一笔账。把山体滑坡定义成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太过勉强,如果没有追责机制,这样的悲剧一定还会发生。

别让风险和隐患冷冰冰地躺在政府的工作报表中,当灾难真的来临,这张报表就是最大的讽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